模因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 2021-04-16 21:57:28 阅读 6252

作者:孙赛楠。

**:《科教导刊》2023年第08期。

摘要语言模因解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模因的复制和传递方式也启发我们应如何学习语言:既要学会以不同形式表达同一信息(基因型),又要学会以相同形式套用不同的内容(表现型)。本文通过对这两种类型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认为模因理论应被广泛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中。

关键词模因理论基因型表现型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大学英语写作是衡量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之一。在写作课堂上教师经常让学生对优秀范文进行分析及背诵,学生通过复制背诵的内容,结合学习者大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把复制的内容进行加工,然后联想得出新的信息模式,这样周而复始的积累中,写作水平得以提高。①这一过程的产生和发展实际就是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的过程。

这种背诵及模仿范文的方法是否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将通过模因的两种传播类型,分析模因在写作教学当中的有效运用。

1 模因论的起源及复制传播类型。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这个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模因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

②模因用了与基因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我们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模因是存储于人脑中的信息单位;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人的大脑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传播到电脑,又从一个电脑复制到另一个电脑…(dawkins)。③因此,大脑中存储的信息是模因,通过其他传递方式传播的信息也是模因。模因存在方式是复制,传播。

模因依靠语言自我复制和传播,模因的传播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从模因论角度来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交流和传播的规律。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模因理论

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对语言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输出能力,最能够衡量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语言模因理论。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对语言的消化吸收和创...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樊雅桢。智富时代 2015年第12期。摘要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认为写作就是不断模仿 复制和更新语言模因的过程。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分析模因论中的几种语言模因表现形式,可以为我们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关键词 模因论 写作模板 大学英语写作。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

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罗玲。江西教育 综合版 2010年第09期。一 关于隐喻。metaphor 隐喻 一词源于希腊语。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西方最早对隐喻进行系统研究的是亚里斯多德,他认为隐喻属于修辞学范畴。1980 年,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 发表了metap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