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发布 2021-04-16 12:05:28 阅读 2209

作者:周红。

**:《校园英语·中旬》2023年第06期。

摘要】模因论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它鼓励学生模仿范文,并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教授学生具体的方法进行创作,因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创作能力。

关键词】模因论;模仿;大学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周红(1982- )女,湖南娄底人,硕士,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

作为语言习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写作技能在四项技能(听、说、读、写)中,对学习者的要求最高。写作技能涉及语篇结构的合理构造,要求学习者掌握字词、语法。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最薄弱的环节是写作教学。在写作训练中和考试中,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不高;词语表达错误摆出,句子不通顺,格式模糊不清,观点不明确,内容泛泛而谈,语法错误太多。通过分析得出以下原因:

首先,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不高。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写作课时有限,用于听、说、读的时间相对较多,写作教学时间有限,更谈不上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指导。其次,非英语专业学生语法功底较弱,习惯用中式英语表达方式。

此外,缺乏写作技巧,写出的文章句型简单,缺乏完整的衔接、思维紊乱、篇章体系也不完善。最后,教材不够系统,也是重要原因。

一、语言模因理论。

模因论是牛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模因论是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模因的发音与基因相似,是为了让人们联想到它是一种模仿现象,类似于基因。

基因靠遗传而繁殖,而模因功过模仿进行传播。

1.语言与模因。模因论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语言。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任何字、词、乃至篇章,只要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能成为模因。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导致了语言的选择和使用。

模因包括基因型和表现型。前者指内容不变但是。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年 月。口教育教学。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模板教学。蒋庆胜。泸州医学院。外罔语学院,心川。泸卅 摘要 随着过程写作法等教学方法的兴起,模板式训练的教学方法为研究者和教师所摒。弃。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本质上是一种模因,指出写作就是...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 张娜。卷宗 2013年第08期。摘要 语言模因论对语言习得 语言使用 语言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从而给我们的语言教学提出新的思路。英语写作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项重要技能,本文把语言模因论的原理贯穿于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语言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语言模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

从模因论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学刀亡趁坛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贾红霞王晓燕。摘要 英语写作是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但大多数学生在英语写作方法中却不。得要领,因此,如何开展写作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师面临的难题。模因论是从背诵 模仿这一传统的学习途径演变而来。本文在简要阐述了模因概念的基础上,详细 了模因论在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