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和凤。
**:《新课程·教育学术》2023年第11期。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独创性的见解,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多角度、多层次地体悟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真切地体验他们在特定的背景中的喜、怒、哀、乐,达到情感的共鸣,得到人生的感悟,获取语感的积累。几学期下来,本人在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目前最佳的课堂教学合作模式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是因为如果长时间让一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就势必只能当听众,达不到“动”的目的,不利于其他学生的发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则能让每一位学生在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互动,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
在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建立好合作学习小组(以4人为宜)、培养好合作组长、宏观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时间,更要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
二、学生提问,改变课堂。
学生提问改变了问题的呈现方式,也就改变了课堂的结构形式。学生的提问使学生从他主走向自主,使课堂的独白变成对话。
在授新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范围地预习所学的知识内容,在重点和难点中提出若干问题,以免低水平的提问。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文,独立阅读,发现问题并记在书本上,鼓励学生勤查工具书先解决。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
凡学生间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使提问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环节,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和**的精神。
三、动手实践,活动性学习。
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
倡导活动性的学习方式应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强调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可变示范性教材为**性材料、变封闭性提问为开放性课题、变终结性结论为过程性**,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性的氛围。
四、自主探索,**性学习。
新课程大力倡导开展多样化的**性学习,**性学习能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在**性学习中,强调教师知时、必要、谨慎、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中有所收获。教师首先倾听学生各自的理解,再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由于学生的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由于教师的专业出身与经验阅历,教师的参与往往会令整个研讨过程发生喜剧性变化。
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举个例子来说:
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提倡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竞争。这样大大激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互动交流,合作性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我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总是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组的每一个学生都各司其职。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每一个学生都表现得积极主动。
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面红耳赤,集思广益。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的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自主、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
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模式的有效构建
作者 曹梅。学习周报 教与学 2019年第05期。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反思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是初等数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本文对反思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小学数学反思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 关键词 小学数...
试论构建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
作者 兰海。东方教育 2016年第01期。摘要 新课程靠教师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一个突破口,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本文将对照小学数学教材的结构特点和知识的构成内容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 关键词 构建 小学数学 有效 教...
构建小学低年级有效的识字教学模式
作者 刘生莲。新课程 上旬 2019年第02期。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课堂是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兴趣特点的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要求和自身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认为构建低年级有效的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