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

发布 2021-03-09 06:43:28 阅读 9455

所谓“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在以往的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将语篇**现的新词分离出来,进行单独讲授,待学生读熟理解后,再将文章进行分段阅读讲解,最后再回归到整篇阅读。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学得无味,导致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单词就知难而退,草草收兵,常此以往,学生就会对语篇阅读产生畏难的情绪,对语篇学习无从下手。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小学英语语篇教学,过分重视语篇词汇知识和语法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英语语篇教学模式。

一、指导预习,有备学习。

有效的预习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最重要的捷径之一。教师可根据教材语篇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预习指导。对于一般性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听录音、跟读语篇、适当翻译中文意思,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组与句子,对于一些有趣味性、文化性较强的语篇,教师可先让学生先了解相关文化。

如6a《unit 7 at christmas》是关于圣诞节的语篇,我就让学生对于圣诞节的文化、圣诞节的相关知识、圣诞节如何度过等进行相关的预习,学习时学生更带劲、更有激情。

二、想方设法,巧妙导入。

阅读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阅读前是阅读教学的前奏和基础,对于建构语篇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起着引子的作用。好的阅读前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控制课堂,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

导入的方式是多样的,以复习、提问、情景、游戏、表演学过的对话等作为导入形式都是不错的选择,向学生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要点,便于学生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大大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如在教学课文时,通过出示教师手中的道具,创造适当的场景,让学生自由的提问,内容涉及生活中的各种情形,联系到实际中进行教学,学生也实际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在这个实际情景中导入了本堂课的内容,学生在此环境中对于单词、语句等就自然的接受了,从而进一步强调重点,这样自然而巧妙,同时也分散了语篇中的难点。可见,灵活多样的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师生间愉悦的学习气氛。

三、呈现任务,逐层深入。

阅读中是英语语篇教学的主体和灵魂,也是英语语篇教学的重心所在,强烈的目标意识是阅读成功的关键。为此,在语篇教学中阅读任务的设计是必不可缺的。关于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通过阅读了解文本的大意,二是通过阅读获取文本的具体信息或细节性信息。

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语篇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中体现“任务型教学”思想和布置学生切实可行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找出关键词句”、“根据语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在语篇中填写所缺的句子,或为一些段落挑选能够反映段落大意的句子”、“代词的指代判断和生词的词义猜测”等等。

例如: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在初步感知语篇时,采用了“listen and match”的形式,初步了解人物每个时间段所做的事情,在精读时,设计了“complete the forms”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应时间内的活动,难度也比初听时有所提高。一个个任务的出现,引领学生们从初步感知到深入学习。

通过任务的设计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从而培养阅读技巧。

四、重设情境,突破难点。

在语篇教学中碰到生词和语法该如何来处理呢?可以是遇到生词就教,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单词的意思,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去解决。其实,也可以通过重设情境来实现难点突破,但这个情境不易繁琐,要简洁,有针对性。

这样可以通过情景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分散了教学难点。

五、精讲多练,课外延伸。

阅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阅读后活动,是整个语篇阅读教学的升华阶段。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整合知识与技能,进行语言形式的基本训练和综合语言能力的训练。这时,我们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

通过学习,让学生运用刚学习的知识来叙述教室里的陈设,经过口语操练活动的强化训练学习来巩固知识。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语篇学习进行必要的整理,应该侧重于训练学生运用语篇信息、对其进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组织语言和输出信息的能力,有机地渗透学科以外的素质教育的其他要求。

学无止境,语篇教学探索也无涯,在英语课堂语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始终应该是学习对象的激活者、示范者、指挥者以及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设计出优化有效的英语课堂语篇教学模式,体现当代英语教学的特点。

浅淡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近些年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了解释阅读的过程,英语教师们也努力做出了各种教学尝试,但是哪种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呢?

我从事英语教学已经十四个年头了,我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分成三个组成部分:阅读前的导入,阅读中的理解,阅读后的实践运用。下面我结合自己所教的教材《pep小学英语》中的阅读材料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如何在课堂上实施阅读教学的。

一、 阅读前的导入。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在阅读前,情景创设的方式有很多,如通过多**手段,运用实物或教师用生动的、感人的语言描绘出一种情景等。能否引起学生参与其中是创设情境的最终目的,目前,通过多**等手段创设情景是较为普遍的方式,但是由于我们学校的条件有限,不是每个班级都有多**的,因此我最常用的就是与学生互动,虚设情境,下面是我在教六年级下册unit 2, part a, read and write,在阅读前创设的情景: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路线的句型,我在一个学生的书桌上放了一个the great wall 的标志,然后利用how can i get to the great wall?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向我介绍路线,然后根据学生们的路线提示到达准确地点。

通过这样的一个情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在将要阅读的文章里。

二)、 提供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阅读不但需要语言知识,而且需要有关客观世界的背景知识。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unit 2,part a, read and write时,阅读里提到有的国家车辆行走方向与我们中国有所区别,我在理解阅读之前向他们介绍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左侧驾驶的国家大部分都属于岛国,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的时候理解这种差异,排除阅读障碍。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就让有条件的同学在阅读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或查阅资料等,把找到的信息带到课堂来与同学分享交流。

二、 阅读中要促进学生理解

阅读过程是阅读者对文本信息的输入、检测、存储、加工、输出。

和反馈的信息加工过程。因此,阅读中不能孤立地只是读,一定要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并指导学生运用略读与精读等阅读技能。 (一)、 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略读大意

设置优秀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主要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快速地浏览全文,获取文章大意。如五年级下册unit 5,part a, recycle 1,read and answer 这篇文章,有一位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阅读:

q1: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canada ? what are they?

q2: what can you do in every season? q3: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every season?当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时,他们已经了解这篇文章的大意了。

二)、使用提问的方法,细节理解课文

语篇分析模式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

年 月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语篇分析模式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新思路。孙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江苏连云港 摘要 英语阅读作为高职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扩大知识面和培养交际能力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从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尝试提出一种更为有效的语...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张群黄晓明。科技视界 2012年第34期。摘要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为大学英语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思路,作者详细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的授课步骤,针对记叙文 议 说明文等,利用清晰明了的图式结构,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可以帮助学...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程序。第一阶段 pre reading task 1.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内容 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 教师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及课文的类型 2 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唤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3 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及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4 组织对阅读内容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