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法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发布 2021-03-07 23:23:28 阅读 7199

作者:郑海军。

**:《法制与社会》2023年第16期。

摘要:俗话说“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充分的说明了法的威严与庄重,法是和谐社会建立的屏障,也是人们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的关键点,对于我国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讲,学好法律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着手,分析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采用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关于法学实践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法学教育;学生;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郑海军,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6-229-02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就直接性的决定了我国的法学教育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学教育已经被纳入不少国家的本科院校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学科进行教学,各大学校对其进行教学的基本方法采用的是“通识教育”,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也被大量使用。唯有美国在这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将这种纯职业的教学模式放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以此来培养出最优秀的职业律师,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处理法律问题的职业能力。

一、我国现行法学教育模式的缺陷。

一)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部门法学科或国家颁布的最重要的法律就是法学专业开设的各种课程,不过这类课程教学中,很少有涉及到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训的内容。换句话说,向学生传授相应知识是开展课程教学的最基本的目的,而非将学生职业能力与知识的传授并列,是专业的职业能力培训,而非现存的二者相互联系的传统教育模式。

二)受教师教学内容的影响。

不少法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过于重视这门学科的体系与基本理论,并对于像学生讲述法律知识的注释,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现阶段德智体全面发展社会的需要,这种纯理论性的教学只能够让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但是在21世纪,只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21世纪是理论与技能并存的社会,总结起来可以知道的是,法律条文的学习不是单纯的只以理论知识为主,更多的应该与法律自身特定的文化与思想等各方面紧密的结合起来。

2023年改革作文批改模式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 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学习从内容 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对高年级提出 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

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考试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欧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材的编排和教学的方法上作了许多 取得了不少成绩,而作为传统的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考试,如何适应素质的教育的要求,我结合实际,摸索出了 口试 笔试 运用 竞赛 的考试的方法,将对学生...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往教学模式的特点是 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按照教案设计的流程组织教学活动。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适应 新课标 的要求。因此,物理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在物理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