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文教学几个局部模式的辩证思考

发布 2021-03-07 11:32:28 阅读 6889

作者:罗海玲。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育》2023年第05期。

作文教学观点纷呈、门类众多。有一些观点,在语文教学界也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去细细关注,还是会发现在许多作文教学的局部模式上需要澄清一些内容,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本文试对几个被大家定论的局部模式作进一步的辩证思考,提出需要商榷之处。

一、敲碎与重组:让作文语言吐新芽长新枝。

拿一个放大镜,去映照学生习作中的词和句子,便常发现习作仅是堆砌了一些陈词朽句。显然,很多学生的写作用词用语是有固定的词汇量和句式模式的,而且整个学生群体的词汇也大致相同。学生习作**现的词语往往不是来自于自身的感受和体会,而是出于间接的搬用。

“桃红柳绿、春风和煦、春光明媚、莺歌燕舞”之类的经典词语成为“春天式作文”的专用词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阳光灿烂”成为“天气式开头”的专用语库;“蝴蝶翩翩起舞、青蛙呱呱歌唱、脸蛋像红苹果”成了专用的比喻拟人语录。写作文,成了熟知词汇的堆叠。此类习作,读后不能给人以清新之感,长期这样的搜词式写作过程,也不能让学生享受创作之乐。

究其根源,是由于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两个不引人注目的局部小模式。

一是“好词好句摘录法”。学生习惯在老师的要求下备有摘录本,也称“采蜜本”。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之时,能摘录好词佳句,实为读书之好方法。然而如若不加引导,便会弄巧成拙,成为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障碍。首先学生的鉴赏能力还不高,他们摘录的词句兴许是一些陈词朽句,将这些词句用于作文,作文便老气横秋,无童心童趣,无任何嚼头。

其次是学生习作借用词句时不从自身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出发,只做了搬动,写出的句子自然不能打动人。

二是“好词佳句圈划法”。用红笔圈划好词佳句是语文老师惯用批阅习作的方法。然而现实中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只看重习作中成语的使用数量、名言名句的引用,以及一些常用比喻、拟人句子的仿写,对习作中真正能表达学生内心体验和感受的有生命力的语句反而发现不了。

这样的评价导向也为陈词朽句的泛滥创造了条件。

对优化初中作文教学模式的分析

作者 田玉东。新课程 中学 2016年第10期。摘要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难点,即作文 古文与阅读,其中作文是最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认真研究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不可一带而过,应确保作文教学回归本来面目,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真实情感,以此在作文中进一步表达,并利用文字反...

作文教学中的辩证思维训练

秭归二中郑光万。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习的需要,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阅历较浅,在写作时,他们容易静止的 孤立的 片面的分析问题。尽管在思想政治课上,他们对唯物辩证法有所了解,但这种能力似乎不能顺里成章地迁移到写作中去。如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由众所周知的 韩非子 ...

中学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作者 苗会娟。新课程 中学 2010年第04期。语文教学要培养听 说 读 写等能力,这就是说,把 写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在一般的中学语文测试题中,写作 是与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阅读分析 文言文 相并列的测试内容,并占有30 40 的分数量。因此,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