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0-12-17 13:30:28 阅读 7952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第一课时信息窗1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学习用2-5的口诀求商。

2、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3、通过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2-5的口诀求商;认识并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学难点:用2-5的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多**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

1.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了乘法口诀,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课件)

1)我会填:

)五十五 ( 三得九四得八( )四十二

)五二十五二( )得**( )十六

四( )二十五( )二十五。

2)我会算: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经常到郊外去玩吗?在郊外你参加过哪些活动?

学生纷纷说活动内容,如放风筝等。

1、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们想到郊外去玩吗?快快闭上眼睛,咱们现在就出发!(出示课件)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捉蝴蝶采花等等。

3.图中的小朋友说了什么?

4、听了这些小朋友说的话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说问题,老师出示课件。

三)自主学习,小组**。

1、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解决。

1)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采了几种花?

板书:8÷2

2)8÷2等于几?你想怎样来计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如果需要,可以使用教具。

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了哪几种方法?

2、同学们刚才想出了许多好的方法算出了8÷2的结果。其实我们都是在想几个2是8?也就是二四得八这句口诀来计算。

板书:二(四)得八,商是4

2、练一练。

四)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 3人共捉了15只蝴蝶。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

那么你会列算式吗?

15÷3=5 板书算式。

口诀:三(五)十五,商是5.

说出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 学习除法竖式:

师:其实除法算式除了横式这种表示方法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竖式。你们会列除法的竖式吗?自己先试试看吧。

学生自由列,教师巡视)板演。

3、 交流做法,认识除法竖式。

指出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和商?

再次说一说表示的意义及下面的这个15又是怎么来的呢?小组合作讨论。

15就是把被除数再写一遍。 15是3和5相乘得到的。

师:下面的这个0又是怎么来的?是15-15减出来的。它表示什么呢?

4、 师小结:总的来说,这个15是被除数表示有15只蝴蝶,这个3是除数表示3个人,这个5是商表示每人捉了5只蝴蝶。而第二个15是除数3和商5的乘积,它表示分掉了15只蝴蝶:

0表示15只蝴蝶全部分完,没有剩余。中间的符号表示除号。

5、 教学写法。

师:先写被除数15,再写相当于除数的符号 ,再写除数3,15除以3等于5,再写商5,再算3乘5等于15,再写下面的15,最后15减去15等于0。

边写边说计算过程。

写完之后,总结除法竖式,总的来说,除法竖式就是一除,二乘,三减。

学会除法竖式怎么写了吗?那么我们把平均每人采了几种叶子?自己列出横式和竖式,看看哪个同学做的又快又好。

教师巡视,学生去黑板展示。

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什么?

师生回顾口诀求商的方法,以及写竖式除法的注意事项。

七)板书设计: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8 ÷ 2 = 4 (种) 口诀:二(四)得八。

15 ÷ 3 = 5(只) 口诀:三(五)十五。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第二课时信息窗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与不同,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认知体系。

教学重点:经历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认知体系。

教学准备:课件、信息窗2情境图。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的口诀背的很熟了吧,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吧!

师:出示课件(补充完整口诀)

生:(**车的形式)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6~9的口诀来解决一下实际问题。

设计目的:复习旧知,为本节课做铺垫。]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标本是什么吗?标本有动物标本,有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是把活着的动物(像蝴蝶)经过药物浸泡后(成了死的),放入标本框里,密封好,这样动物多很多年他都保持原来的模样;植物标本也是这样,把树叶、花朵等植物用药物浸泡后,放入标本框里,密封好,这样植物就会永远是浸泡时候的样子了。

你想不想试试做标本呢?

师:咱们和书上的小朋友一起来制作标本吧。出示幻灯片(窗口2)

师:看,小朋友们要做的是植物标本,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信息呢?

生:有42朵红花,72片绿叶,56片黄叶。

师:谁能用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

生1:42朵红花,每6朵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生2:56片黄叶,每8片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生3:72片绿叶,每9片做一件标本,能做几件标本?

三、合作**。

师:老师特别喜欢红花,你能不能先帮我算算“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只列出算式)

生:42÷6=

师:应该等于多少呢?

生:7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先想想口诀6和几相乘得42,因为6和7相乘得42,所以得数就是7。

师:板书:42÷6=7(件)

师:你也是这样想的吗?他说的很对,师:我们一起再来说一遍吧:

生:先想6和几相乘得42,因为6和7相乘得42,所以得数就是7。

师:6是“除数”,42是“被除数”,7是商,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怎么想的呢:

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设计目的:让学生理清计算思路。]

师:还有2个问题没解决,你喜欢解决哪一个?写在算题本上吧。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1:我解决的是黄叶:56÷8=7(件)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解决的是绿叶:72÷9=8(件)

师:你是怎么想的?

小结: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四、达标练习(出示幻灯片)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生1:我学到,算除法时先想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生2:我学到,一句口诀可以列四个算式。

生3板书设计用6——9的口诀求商。

42朵红花能做几件标本?

42 ÷6 =7 (件) 六(七)四十二。

56片黄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56÷8=7(件) (七)八五十六。

72片绿叶子可以做几件标本?

72÷9 =8(件) (八)九七十二。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第三课时信息窗3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的描述和学具的操作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表象,了解倍的意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动手操作**现实问题的过程,抽象出两数关系,形成数学概念“倍”,并用“倍”描述数学事件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3.感受数学知识来自现实生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并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了解“倍”的意义,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前几节课同学们经历了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的活动,并从中学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知道了用乘法口诀可以解决除法问题。今天老师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海滩上,(课件展示)看,他们在干什么?

对,他们在拾贝壳,(指**)这里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仔细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预设:王丁拾了3只贝壳,李飞拾了6只贝壳……

二、动手操作,感知“倍”的意义,初步建立表象。

1、谈话法引导学生: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再看看情境图,小朋友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板书问题)

2、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经验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同学们要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李飞和王丁拾的贝壳的数量。(学生回答,教师贴**)对比李飞和王丁拾的贝壳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李飞比王丁多几只? 王丁比李飞少几只?

预设2:李飞拾的是2个王丁那么多。

3、动手操作,体会6只里面有2个3只,引出“倍”的概念。

1)、你能想办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两个王丁拾得那么多吗?摆一摆,同位交流。

2)、组间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老师也明白了,王丁有3只贝壳,李飞拾的6只里面有2个3只。(在黑板上贴一贴、圈一圈)

顺势引出“倍”的概念:6只里面有2个3只,也就是6是3的2倍(板书)。

3)、反复说,形成“倍”的初步认识。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谁还想说?同位互相说一说。

同学们通过刚才摆学具发现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知识“倍”。(板书课题)

练一练(课件)

三、列式表达,建立模型:

1、发散学生思维,充分利用信息窗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谈话:再看统计表,你还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吗?(板贴问题)

2)、解决“刘林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想一想、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组间交流,突出:8只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

师小结,课件展示。)要知道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就是看8只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板书)

2、联系除法的意义,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的数学模型。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第七单元

二年级上第七单元。眼睛保护清晨动物操场扔掉弯腰夜晚时刻喜欢纸船年轻。二 填一填。蓬松的快乐的清澈的 翠绿的机灵的亮晶晶的 浓浓的美丽的热腾腾的 的知识的书包的教室。三 组词。从宝经里。丛保轻理。要住捡晴。腰往检睛。四 选词填空。爱护爱惜保护 1 我们要 粮食。2 我们都要 有益的动物。3 我们要 学...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教科书第91页例2 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 4题。1.会用画 正 字的方法数据,学习统计方法。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 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多 课件 统计表。一 创设情境,设...

二年级数学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总序号 7.1 教材 教育部审定2013 2014年春季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主题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时 共6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 二年级学生。设计者 金建斌雁鸣湖魏岗学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 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