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发布 2020-11-11 12:34:28 阅读 1260

教科书第91页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十八第1~4题。

1.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学习统计方法。

2.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能正确地填写统计表,渗透统计思想及方法,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多**课件、统计表。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教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为了庆祝这个节日的到来,我们二年级(1)班要在这一天举行联欢会,大家准备什么节目来庆祝呢?

学生答:唱歌、跳舞……

教师:参加哪个节目的人数最多?

学生可能说,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也可能说参加跳舞的人数最多……

教师:谁说得对呢?(学生无法回答)__比较准确地知道我们班上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多?参加哪个节目的同学人数最少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从而板书课题:统计。

二、自主探索,经历统计过程。

1.学生经历数据收集的过程。

教师:我们班的同学参加了哪些节目?

学生说,教师板书:唱歌、跳舞、讲故事、弹琴)

教师:用什么办法统计参加每个节目的人数呢?

学生1:用画“?”的方法。

学生2:用画“正”字的方法。

学生3:我们班的人数比较多,用画“正”字的方法更方便些。

学生一一报自己参加的节目,4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2.填表、分析。

教师:现在(指黑板)对班上同学参加节目的人数了解清楚了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太清楚,因为从这上面只能看出“正”字多少,还应算出参加每个节目的同学具体有多少人。接下来让学生算一算,并填在书上的**里。学生自主填表,然后交流。

教师: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还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1:我们班上参加唱歌的人数最多,弹琴的人数最少。

学生2:参加跳舞的同学比参加唱歌的同学少几人?

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对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1:画“正”字能较清楚地收集、数据。

学生2:我觉得数据较多时更简便些。

教师:对,在统计过程中,画“正”字法是基本的方法,今后会经常用到。

三、尝试运用,深化对统计的理解。

教师:刚才我们统计了班上参加庆祝六一儿童节节目的人数,大家表现得真棒!现在,森林里的兔妈妈想了解它的孩子们谁采集的蘑菇的朵数最多,同学们能帮兔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

(多**出示例3的信息)

教师:要知道它们1天分别采了多少应怎么办?

学生:把上午采的和下午采的蘑菇数加起来。

教师:好!你们根据图上的信息,算出3只小兔1天各采了多少朵蘑菇。

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统计表。学生填完后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着重强调统计表中的“合计”是什么意思。

四、独立运用,发展统计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122页课堂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做后交流。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想法?

内容仅供参考。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在学习了 2 5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通过观察 联想 推理,在探索与交流中编出 6 9 的乘法口诀。在学习中熟记 6 9 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意义,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 2 活中的实际问题。3 在学习数学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内容 教材第90页。教具 学具准备 多 课件,实物闹钟。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1 师 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时和整时半,谁能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出示9时,11时,3时半三个时间你是怎么看的?你能把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间用两种形式表示出来吗?2 再同时出示两个时间 3时5分,10时28分 你...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第七单元

二年级上第七单元。眼睛保护清晨动物操场扔掉弯腰夜晚时刻喜欢纸船年轻。二 填一填。蓬松的快乐的清澈的 翠绿的机灵的亮晶晶的 浓浓的美丽的热腾腾的 的知识的书包的教室。三 组词。从宝经里。丛保轻理。要住捡晴。腰往检睛。四 选词填空。爱护爱惜保护 1 我们要 粮食。2 我们都要 有益的动物。3 我们要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