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黄鹤楼送别”。(生齐读课题)
师:文包诗,诗是文的浓缩。先来看这首诗,谁来读?(生读诗)师:这首诗的题目比较长,一共十个字。你能从这个诗题中捕捉到什么信息呢?
生:我感觉到诗题包含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不舍。
师:你的想法很深刻,可见预习得很充分。再找其他同学说说看,从诗题中你能知道什么?
生:从诗题中我知道,李白是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扬州的。师:说得非常好,“之广陵”就是诗中的――生:下扬州。
师:那古诗中为什么不用“之广陵”呢?生:这样就不押韵了。
师:是呀,既不押韵,又觉得重复。
师:你看,十个字的诗题,我们能捕捉到人物、地点、事情,加上时间、作者,就可以把一件事完整地表达出来,谁来试试?生: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上送孟浩然去扬州。
师:就是这件事,古诗讲的这件事,课文讲的也是这件事。【评析】归纳文本的主要内容,是五年级学生应具有的能力,把握住。
了文本的主要内容,是进行深层次**理解的重要前提。教师通过对诗题的理解,巧妙地引导学生说古诗的主要内容,为学生理解古诗奠定了基础。师:
文包诗,文是诗的展开。课文用今天的语言文字描述了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这件事情,认真阅读,你能感受到祖国古今语言文字的美好。读书莫怕拦路虎,先来考验大家。
这可是王老师精心挑选的容易读错的字,看能不能难倒大家。(生读词)
师:现在,请你选择一个词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选择“饯行”,就是说李白准备了酒宴,为孟浩然送行。师:
“饯”是食字旁,表示备下酒宴送行,诗中的李白和孟浩然都喜欢喝酒,尤其李白,他的很多诗都是酒醉时所作。生:我选择“伫立”,就是长时间的站立。
生:我选择的是“按捺不住”,就是情绪控制不住。
师:课文当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令李白按捺不住、喷涌而出呢?这是这节课大家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评析】对于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关键在于有效的选择。教师精心挑选了学生容易读错的字,为读通顺课文扫除了障碍。同时,教师所选择的词语中又有能够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如:
“践行、伫立、按捺不住”等,学生理解并能够有滋有味地朗读,对于诗境的感悟有很好的铺垫。师:障碍排除了,课文就能读得更好。
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按地点变化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怎么分?
生:第一部分是第1~3自然段,写的是黄鹤楼上发生的,第二部分是第4~5自然段,是写发生在长江边的。
师:看古诗,哪两句是写黄鹤楼上发生的,哪两句是写长江边发生的?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在黄鹤楼上发生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在长江边发生的。
师: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找出对应第一句诗意的句子,画下来。师:认真读一读,看你能读到一座怎样的黄鹤楼,此时的长江边又是怎样的景色?
生:长江边的景色是“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师:其实这两个词就对应古诗中的――生:“烟花”。
师:谁对这两个词说出你的理解。
生:“烟雾迷蒙”就是看的不太清楚,“繁花似锦”说出了花很多。师:“繁花似锦”不仅说出了花的种类多,还说出了花的什么特点?生:颜色多。
师:是的,此时的长江边就像铺上了五颜六色的地毯,这样的景色就像――
生:梦境一样。
师: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是怎样的感觉呢?生:心旷神怡。
评析】通过对“繁花似锦”的巧妙理解引导,感悟诗境中的春景。这样,学生就能从古诗中读出诗人当时的那种惬意、舒服的心境,读出这是一次美好的分别。
师:是呀,非常舒服,再说说这黄鹤楼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俯临长江,飞檐临空。
生:我觉得这黄鹤楼很高,离长江非常近。
师:黄鹤楼当时的高度是31.4米,被人誉为“天下江山第一楼”,气势非凡。站在黄鹤楼上的李白,欣赏着如此灿烂的春景,你觉得他此时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李白有点朝气蓬勃的感觉,他就像那花儿一样。
师:说得真好!你看,站在气势不凡的黄鹤楼上,欣赏着灿烂的春景,李白心中是舒服,是惬意。
师:此时的李白虽然也做了一些诗,但此时的孟浩然已经是一位诗名满天下的诗人,与这样的人志趣相投,此时令李白舒服的仅仅是这大好春色吗?
生:他结识了一位挚友。
师:是呀,美好的友谊!你来读。(生读诗的前两句)
师:当时正值开元盛世,是整个唐代最为繁华、最为昌盛的年代,朝廷崇尚文教,重视人才。对于有着满腔抱负的李白来说,令他舒服的仅仅是这大好春色吗?
生:李白可能觉得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正是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师:
是呀,美好的社会,美好的人生,你来读。(生读诗的前两句)师:真舒服呀!
你想,美好的春天,美好的友谊,美好的社会,美好的人生,一切在此时的李白来看,都是那么的美好。一起读。(生齐读诗的前两句)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咱们把握住了诗人作诗的环境,作诗时的心境,诗的语言就会鲜活起来。
评析】有效的朗读指导,应该能够让学生读出词句的味道,读出文本内在的思想,读出作者的真实情感和想法。此教学环节中,教者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语速、语调上追求朗读的效果。学生读“烟花三月”时舒缓、美妙,再现当时的情景。
师:读一读课文第二部分,找一找对应后两句诗意的句子,然后认真默读,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在旁边作阅读批注。
师:王老师巡视时发现,很多同学都从这里感觉到李白的依依不舍,有哪些证据证明你的这种想法?生:“依然伫立”和“凝视”。
师:“凝视”是怎样的看?读这两个词。(生读)师:看屏幕,谁来填一填?
生: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他看见了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师:看见了友人的那一艘小船,一片白帆。当时是开元盛世,江上帆船无数,为什么李白的眼中只有这一片白帆呢?
生:两人的友谊深厚,李白的眼中只有孟浩然,只有那一片白帆。生: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他看见了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此时,一江春水在李白的眼前流淌,在他的心中,什么情感也在浩浩荡荡的流淌呢?
生:李白对孟浩然依依不舍的情感也在流淌。
师:你来读一读诗句。(生读)
师:他还想着和孟浩然早点再相见,这是――生:期盼。
师:你来读这两句。(生读)
师:这么多的情感令李白按捺不住,一首千古名句就这样诞生了――(生读古诗)
评析】由于诗歌创作的年代距离现在已经十分遥远,教者适时进行合理地补白,及时“告诉”学生诗人创作古诗的心境,及时用“导语”的方式为学生的说话奠定情感基调,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南京市六合区瓜埠小学)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 黄鹤楼送别 的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设计反思等方面来阐述。1 说教材分析。黄鹤楼送别 一课是以 文包诗 的形式,讲述了在暮...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说课稿
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我今天说课的主要内容是第25课 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设计反思等方面来阐述。1 说教材。黄鹤楼送别 一课是以 文包诗 的形式,讲述了在暮春三月,年轻的李白在长江边上的黄鹤楼上为...
《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黄鹤楼送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执教 琅琊路小学分校王恒。点评 鼓楼教师进修学校王彦博 此课为2004年鼓楼区小语年会示范课 一 导入。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提问解题。黄鹤楼在 位于湖北武汉长江江畔,名胜之一。谁送别谁?李白送别孟浩然。教师板书 李白孟浩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