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第一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

发布 2020-09-15 18:28:28 阅读 1005

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导学案(文)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1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及优越性。

2. 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自主学习】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根据教材p66图2—35)

1)概括其位置特征:

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的哪个温度带?

热带和**带。

从图中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想一想这种海陆位置对珠三角交通有何影响?

交通便利。分析珠江三角洲的相对位置,观察本地区与香港、澳门特区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思考为什么称珠三角为中国的南大门?

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2)范围:补充材料:“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

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一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西部都有;二是资源很丰富.特别是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利、矿产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2.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文因素:

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的策略。)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

合作学习】分析教材p66图2—35和图2—36

1. 与2023年相比,到2023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简述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逐步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2)、城镇数量多。

3)、城镇的经济实力强。

4)、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

目标检测】1.下面的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2.读下面我国四大城市群的城市数目增长图,回答(1)~(3)题。

1)图中城市化进程最慢的是(d)

a.① b.② c.③ d.④

2)我国四大城市群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c)

a.都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

b.都位于气候温暖湿润地区。

c.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d.都位于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3)我国四大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共性区位因素是 (b)

a.科技 b.交通 c.资源 d.河流。

3.东莞本地人口约150万,外来人口约200万。现在东莞约有3000多家电脑外围设备生产企业,已有“北中关村,南东莞”之说。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外商在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的最主要原因是(a)

a.东莞临近香港,海洋运输便利 b.东莞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东莞经济发达,电脑消费市场广阔 d.东莞环境优美,科技水平。

2).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由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b.由原料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转变。

c.由轻度污染工业→中度污染工业→重度污染工业转变。

d.由轻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转变。

4.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1)~(2)题。

1)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b)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2)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c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城市化第一课时说课稿

地理说课稿 人教版 必修2 第二章第三节城市化 第一课时 说课稿。尊敬的领导和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灵宝一高地理组的刘东东,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化 第一课时 说课内容安排如下 1 教材材地位分析2 课标分析3 重难点及目标4 说教法5 教学资源6 教学过程。一 ...

作业15城市化 第一课时 学生版

志丹县高级中学高一地理。2.2 城市化 第一课时 编写人 金雪莲修订人 高一地理互研组班组姓名。1.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a.城市的人口规模。b.城市的用地规模。c.特大城市的数量。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2.下列有关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是区域...

学案15城市化 第一课时 学生版

2.2 城市化 第一课时 编写人 金雪莲修订人 高一地理互研组班组姓名。第一部分自主预习。一 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农业活动转化为的过程。2.内涵及影响。3.城市化的本质是 第二部分合作 1.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回答问题。1 图示这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