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案。
学习内容:第。
一、二单元复习执笔:丁献鹏讲学时间:
学习目标:1、掌握一二单元所学的知识所学内容,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1、 百分数的意义。
1)意义:表示叫百分数,百分数又叫做( )或。
2)常见的百分率的含义与求法。
出勤率:出勤率就是。
出勤率。合格率就是( )
合格率。成活率就是( )
成活率。发芽率就是( )
发芽率。出油率就是( )
出油率。2、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1)小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是。
2)百分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是。
(3)百分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是(
4)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是(
3、 解决问题:
1) 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方法百分率。
2) 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方法或。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方法或。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的方法要求的量。
3)税率是。
4)利息是利息。
5)本金是。
利率是税后利息。
6)折扣:商品按原价的百分之几**,通常称“打折”**。几折就是原价的。
几几折就是原价的。
第二单元:1、 复习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回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填表:
2、 复习所学到的计算公式。
本单元学过的计算公式有:
1) s侧=
2) s表=
3) v柱=
4)v锥=5)s底=达标测试:
2、 新民村去年小麦产量是4.5万吨,今年比去年增产二成,今年产小麦多少万吨?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m,高是1.2m,这堆沙的体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题: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执笔:丁献鹏讲学时间:
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 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导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新知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性质。
二、 自主学习。
1、 学习例1:自学49页例1.
1)认识表中各数据所表示的含义:即当竹竿长2米时,影长( )
2)观察上表:我发现。
3)表示叫做比例。
4)两个比的( )相等,也就是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看这两个比的( )是否相等可以组成比例不能组成比例。
5)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组成的比例有。
6)判断2∶1和75∶100能否组成比例:
2、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1)在6∶2=9∶3中叫做比例的外项。
)的叫做比例的。
2)在一个比例中叫做比例的外项。
)的叫做比例的内项。
3)标出下面两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3、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2: 2∶3=4∶6 6∶8=15∶20
1) 计算:将上面3个比例中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算出得数。
2) 全班交流:
3) 议一议:通过计算,我发现:在一个比例中等于理解记忆。
4) 自己写一个比例,并加以验证。
5) 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怎样找出两个内项和外项。
达标测试:a级:
1、 判断题。
1)两个比一定可以组成比例。
2)3∶1=6∶2可以组成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积是36,两个外项积也一定是36。(
2、下面哪几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9和∶1 3∶1=45∶135和∶
b级:3. 用.8四个数组成比例,你能写出多少个比例?
3、 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5、一个比例,两个外项积是7.2,其中一个内项是2,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学案。
课题:解比例执笔:丁献鹏讲学时间:
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学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导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学习例3:解比例。
1)明确概念:这一个比例中,有一项是( )的。因此,求比例中的。
叫做解比例。
(2)探索解法。
怎样解例3这个比例? 可以根据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3)独立尝试:
4)全班交流:
从比例∶ =写出等式χ=×依据什么?
5)指导学生进行检验。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检验。
2、即时练习:请把50页的“试一试”写在下面。
3、小结:解比例的步骤:
达标测试:a级:
1、 解比例:(任选两个小题用一种方法进行检验)
b级:2、 依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 χ和40的比等于8和5的比。
2)等号左端的比是1.5∶χ,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为2.4和3.6.
六年级数学师生共用导。
课题:正比例的意义执笔:丁献鹏讲学时间:
教学目标:1、 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正比例的意义。
2、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自主学习:一、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
二、自主学习。
1、学习例1:自学52页例1,完成下面各题:
1)获取信息:张家用水( )吨,水费( )元……我发现表中有( )和( )这两种相关联的量。
2)把**填完整后汇报表中的数据是怎样得到的。
3)观察**:我发现:
用水量越大,水费就( )用水量越小,水费就( )
水费和用水量比的比值( )也就是( )一定。
4)小结: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 和(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水费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用水量越大,( 就越多,用水量越( )水费就越( )它们的变化规律是:
( 和( )的( )总是一定的。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正比例和反比例。1.比例。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 50页例1 例2,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一1,2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 让学生经历 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的过程,使之更好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学案
第三单元比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 教科书第38 39例1 例2 试一试 练一练。练习九的 题。学习目标 1 能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2 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和缩小。3 发展空间观念。学习重难点 目标2 学习方法 观察 比较 思考 讨论 交流。学习过程 一 合作 1 观...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第三单元
三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复习铺垫。1 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比?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比的前项 后项和比值。2 教师板书出下面几组比,让学生求出它们的比值。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 哪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