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地球的形状

发布 2020-03-30 20:49:28 阅读 2116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不同阶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结论。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球状的。2.学生能够运用概括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并提炼出资料中的结论性观点。

学生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各阶段研究方法的不同。学生能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球状的。

3.意识到人类认识地球的历程是漫长而艰辛的。认同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球体的。【教学重点】

通过概括法的运用,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教学难点】

通过模拟实验法,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球状的。【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收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资料、地球仪、帆船。【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神州5号》,指导学习方法。

1.****。师:同学们!上课开始啊!咱们先来看一段~**~。看看从这段**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交流、总结学习方法:好,同学们,谁能说~说~啊,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2023年10月15日,杨立伟乘坐神州五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首次成功发射载人火箭。)3.师:请同学们想想?

2023年10月15日这属于什么信息?(时间)杨立伟属于什么信息?(人物)神州五号飞向太空这属于什么信息?

(事件)

4.总结:好了,同学们,刚才啊,我们从**中获得了一些信息。有~时间,有~人物,还有~事件。

那么,我们得到信息之后,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得出一些结论。这啊,就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叫资料“分析法”。那么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资料“分析法”来认识一下地球的形状。

(板书:地球的形状)二、运用方法,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

1.提出要求,分发资料:好了,同学们,老师啊,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资料,这些资料呢,都具体介绍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我们啊,就用刚才这种“资料分析法”,把人类对地球形状-1-

的认识分析、整理出来,写在这个空表中。这个资料,我们每组一套,一套有5份,我们每个人整理一份。但是呢,每个人整理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

因为一会你们会有个任务,至于任务是什么我先不说,咱们先来学习这些资料,就用“资料分析法”。2.小组活动。3.布置任务。

4.师:好,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好,那老师要说任务了。

你们每个小组啊,先把每个人整理好的小纸条放在一起,就放在桌面上。然后小组同学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按照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把这些资料排一排顺序?排好后在小纸条的前面标好序号,小组排出一个顺序就可以。

5.小组排序。

6.交流汇报,梳理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7.师:同学们,都排好序了?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排序方式向大家展示一下。好,这个小组来。(小组展示)

8.师:其它小组对照着你们的排序,看一看,你们组和他们排的一不一样?9.师:你们组说说为什么这么排啊?(时间/地球的形状)

10.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按照不同的时间来了解一下,不同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整理的小纸条拿回来。

我们全班来交流一下。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代,哪些同学整理的是古代的资料啊,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古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怎样的?(课件出示:

古代——“天圆地方”,公元前。50年前后——球体,1519-1522——球体,17世纪末——椭球体,1959——“梨形地球”)三、提炼不同时期认识地球的方法。

1.师:好,孩子们,你们说的时候,老师帮你整理了一下,来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是)2.师:

同学们,其实啊!今天我们来看这个**十分的简单,但是,人类探索地球的真实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因为这么说呢?

我们从时间上来看,经历了多少年啊?会不会算啊?(两千多年啊!

)3.师:在这两千多年里,由于不同时期,人们的认识水平不同,因此,人们对地球形状形成了不同的看法。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每个时期人们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得出地球的形状的?

如果每个时期用一个词来概括,你想用哪个词来概括?4.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

6.师:同学们,想好了吗?好,我们先来看看古代,同学们,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古代人认识地球方法?(板书:猜想)如果说古代你们想用猜想,那这个阶段你们想用什么来形容?-2-

板书:推理——实践——测量——精确测量)

7.师:好,同学们,我一起来看一看,从古代的猜想到推理,再到实践,测量,以及最后的精确测量。其实这就是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科学探索历程。(板书:科学探索历程)

8.师:好,同学们,你认为哪个阶段,对地球的认识最为精确?(1959)为什么?

(社会的进步,工具先进,高科技手段)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不同阶段人们都是用什么工具来认识地球形状的?(眼睛,眼睛,船,测量工具,卫星)所以说,这个阶段最为精确。

9.师:同学们,有一句古诗说的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现在老师可以给他改一下“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村”以前的人们,之所以没法客观的认识地球,原因就是他们工具不先进,没法飞出地球。而这个阶段的人们,能够利用先进的工具飞出地球来认识地球,所以最后一个阶段最为精确。

四、模拟实验,理解地球的形状。

1.强调人物,引发思考:同学们,在人类探索的漫长过程中,老师想重点说说这两个人,麦哲伦和亚里士多德。首先老师想说说麦哲伦,为什么要说麦哲伦?

因为他的航行是一个具有里程牌意义的事件。在当时,麦哲伦出发时,整个船队有5艘船和234个人,途中他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回来时只剩下了一艘船和18个人。麦哲伦的事迹告诉我们一个深刻地科学道理,就是科学研究必须要用实践来说话。

那么,我们想想麦哲伦为什么敢这么冒险呢?原因就是他十分的坚信亚里士多德的推理。而亚里士多德就是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推理了出地球的形状。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你们注意过吗?2.全班交流。

3.交流帆船进出港现象的依据。

4.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帆船进出港吗?谁能说说帆船进出港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如果地球是平的会是什么样的?同学们,真的像我们说的这样吗?

咱们一起来动手试一试好不好?5.明确实验要求。

6.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谁给大家读读,这个实验怎么做?

7.师:不错,在做之前,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老师再提示两点要注意的。

一是观察的同学,视线要和地球仪的顶端平视,二是负责开船的人要慢一点。三是,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好,最快,做好后交流一下,然后把器材放到前面来。好,下面请组长到前面来拿实验材料。

8.分组实验。9.交流。

10.师:同学们,做完了吗?这个现象能说明地球的形状吗?(能)五、总结。

1.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到现在,你认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板书:近似于球体)这节课,我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了地球的资料啊?(资料分析法)2.出示“嫦娥一号”拍摄地球**。

3.师:同学们,虽然这节课我们不能亲眼看到地球的形状。但此时此刻,月球上就有我们的眼睛,知道她是谁吗?

她就是嫦娥二号。看,这就是我们的眼睛看到的地球,非常的美丽。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有机会能飞向太空,亲眼看到我们美丽的地球。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1.地球的形状。

近似于球体。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形状》教案

邗江实验学校六 上 科学教学设计总32课时,第 课时。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1 地球的形状。设计理念 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一课,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到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唯一场所。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知道地球在茫茫的宇...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的内部》教案

地球的内部。教学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2 知道地球的内部构造,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教学难点 能推测科学家如何获得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教学准备 暗盒 橡皮泥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暗盒。1 同学们,夏天吃西瓜时大人...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地球的形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过程与方法 能够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的差异,分析地球的形状。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 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形成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 能够比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