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江实验学校六(上)科学教学设计总32课时,第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设计理念:本课是我们的地球单元的第一课,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到目前为止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唯一场所。本课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展现了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让学生知道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宛若一粒飞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的巨大却让人无法想象。
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
教学目标: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
教学准备:1、橡皮泥、火柴梗、小纸片、地球仪。2、相关文字和**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学会自己搜索有关地球的。
资料并能在同学面前交流自己的所得。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地球)
2、讲述:对,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那么,我们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地球又有多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我们的地球。(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邗江实验学校六(上)科学教学设计总32课时,第课时。
二、初步认识地球。
1、讲述:同学们课前搜集了许多有关地球的资料,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都找到了哪些有关地球的资料。
2、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3、教师总结学生的汇报交流活动。
4、出示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5、提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6、学生回答。
7、提问: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8、学生讨论、交流。(提醒学生做好分类记录)9、小组汇报。10、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知道地球的形状是圆球体;
知道地球的大小。
一、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
2、出示**: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适当补充。
4、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提问:
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3)、学生交流讨论。(4)、教师总结。
5、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据此,人们猜测……6、实验: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注意: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7、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8、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9、学生分组讨论、交流。10、教师总结。
二、认识地球的大小。
邗江实验学校六(上)科学教学设计总32课时,第课时。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地球的形状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1.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说出不同阶段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结论。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球状的。2 学生能够运用概括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梳理,并提炼出资料中的结论性观点。学生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出各阶段研究方法的不同。学生能通过模拟实验,理解地球的形状是近似球状的。3...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地球的形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过程与方法 能够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的差异,分析地球的形状。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 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形成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难点 能够比较观察...
六年级科学上册地球的形状教案苏教版
地球的形状。课程标准 1.知道地球的形状 大小。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5.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教学目的 能够提出关于地球的一些问题 能够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能够描述出入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