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 zhou shi li xing lu xiao xue xiao力行润少年国球沁童心。
教学设计。科目:数学
年级:二年级
教师: 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
2023年9月。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棒。
一、出示第1页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引新。
个人独学。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板书:
两人对学。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
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8相加)
7、教师: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小班共学。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
1) 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
板书:8×4 4×8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大班展学。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反馈练学。完成课堂活动。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小棒。
学习例2个人独学。
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6次 ,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
两人对学。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课堂活动。反馈练学。
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活动。
三、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
3+3+3+3+3+3+=18(棵)
3×6=18(棵)
6×3=18(棵)
因数因数积。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更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棒。
个人独学。1、读出算式,说名称。
2、摆一摆,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每次摆4根小棒,摆3次。
每次摆2根小棒,摆4次。
每次摆3根小棒,摆5次。
3、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全班交流。
两人对学。1、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看图填算式,再读一读。 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全班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班共学。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看图填数。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一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全班交流。
反馈练学。同桌活动。 摆一摆,说一说。
每堆摆5个●,摆了4堆。——5×44×5
四、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练习一6-9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感受用乘法解决求相同加数连加的和更简便。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问题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个人独学。
说说下面乘法算式的意义。
两人对学。1.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6题。
先让学生看左图,弄清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小班共学。再让学生看右图,弄清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反馈。
反馈练学。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七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尤其注意第3小题,使学生明白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8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明确连线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反馈。4.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9题。
引导学生看清图意,选择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进行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
2、熟记2的乘法口诀。
3、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4、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不要用一次性筷子。
教学重难点。
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小棒。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吃饭用什么工具?……
2、引入新课。
二、 学习例1
个人独学。1、学生操作填表。用小棒模拟筷子,一双一双地摆,摆出9双。边摆边数,一双2根…… 然后填6页的表。
两人对学。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2双筷子有多少根吗?怎样求3双筷子有多少根?4双呢?……9双呢?
板书:2+2=42+2+2=6 ……
小班共学。3、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接上面板书。
如:2+2=2×2=4 ……
4、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共同点?揭示课题:板书 2的乘法口诀。
5、学习编口诀。
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2等于几?
教师:2乘2等于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二二”表示“ 2乘2”,“得四”表示“2乘2”的结果是4。
板书:二二得四。
小组活动。说说2×3 2×4 2×5
2×9乘法算式的结果,再说说2×3 2×4 2×5
2×9的口诀。
反馈,板书口诀。
教师:从2×5 开始,得数是两位数,为了口诀顺口,将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把后面几句编一编。
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相邻两句口诀间的关系)记一记口诀。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
三、 学习例2
1、出示情境图,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共有几个人在滑冰?算式怎样列?2×4 用哪句口诀?4×2呢?
3、教师小结:2×4 和 4×2都用口诀二二得四。
四、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反馈练学。1、教材9页第1题。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2、游戏。教材9页第2题。同桌活动,对口令。
板书设计。1,2的乘法口诀。
2+2=2*2=4 二二得四。
2+2+2=2*3=6 二三得六。
2+2+2+2=2*4=8 二四得八。
2+2+2+2+2=2*5=10 二五一十。
2+2+2+2+2+2=2*6=12 二六十二。
2+2+2+2+2+2+2=2*7=14 二七十四。
2+2+2+2+2+2+2+2=2*8=16 二八十六。
2+2+2+2+2+2+2+2+2=2*9=18 二九十八。
教学内容: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小棒。
一、复习引入。
1、对口令。
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3、引入新课。
二、学习例3
个人独学。1、摆小棒。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个1、……9个1
两人对学。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1个1是个1是2、……9个1是9
板书:1×1=1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小班共学。3、编口诀。
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组长记录。
全班反馈。教师板书: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一九得九。4、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一二”是表示什么?“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5、记口诀。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熟记口诀。反馈练学。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1的乘法口诀。
1×1=1 一一得一。
1×2=2 一二得二。
1×3=3 一三得三。
1×9=9 一九得九。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1、熟记的乘法口诀。
2、会用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会用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准备。两人独学。
1、对口令,同桌游戏。
说算式,对口诀。
说口诀,对算式。
小班共学。2、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2根,摆3次。……
反馈练学。1、 看图填表。 练习二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每空用的哪句口诀?
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练习二第2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编写的特点 1 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 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 在有趣的 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有余数除...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1 课题 统一测量工具。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第2页 做一做 学习目标 会用同一种物体作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 小黑板 铅笔。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统一测量工具。师板书课题 二 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用同一种物体作标准测量物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设计。学期。学校。学科。班级。教师姓名。课时进度计划。每周授课课时,全学期授课以周计算,共计课时年月日。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施教措施及目标。培优辅困记载。培优辅困记载。第一单元加与减。第一单元加与减。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