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发布 2020-03-17 15:02:28 阅读 3253

教学设计。学期。

学校。学科。

班级。教师姓名。

课时进度计划。

每周授课课时,全学期授课以周计算,共计课时年月日。

课程标准。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施教措施及目标。

培优辅困记载。

培优辅困记载。

第一单元加与减。

第一单元加与减。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读懂情境中或**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时间:10课时。

谁的得分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师: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

1.进行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

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练习设计:教材第3页

板书设计:谁的得分高。

百以内数的连加。

教学反思:谁的得分高(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计算:6生板演。

二、导学释疑。

1.新知:投飞镖比赛。

2.研究:1)说一说,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看出奇思和妙想谁获胜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3)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

3.展示:针对研讨内容分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生共同评价。

三、巩固提升。

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

2023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教学板书:教学反思:

秋游(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2: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

生3:船上还有空座位吗?

二、自主**。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算法。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5页。

板书设计:秋游。

教学反思:秋游(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我能行。

出示并解决问题2。

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

师提示:1.首先找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然后思考解题思路。3.最后列式计算。

二)第5页练一练第2题和第1题的第二幅图。

学生先独立读题,然后在小组里一起说一说已知条件,所求问题和解题思路。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在小组内订正。同伴互助。

通过练习,使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小组内完成)。

课后,作业本上完成。

教学板书:秋游。

教学反思:星星合唱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队加入的人比毕业的人多。

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没弄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

二、自主**。

1.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呢?

师: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的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一步计算的。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叫做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及时纠正。

2.说一说,再列式计算。

师:同学们,这两道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交流,重点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再进行第二题的解答并组织学生交流想法和计算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7页。

板书设计:星星合唱队。

52-9+15=58 (人)

或 4 3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集。第八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除法竖式的写法。教材编写的特点 1 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 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 在有趣的 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有余数除...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1 课题 统一测量工具。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1,第2页 做一做 学习目标 会用同一种物体作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具 小黑板 铅笔。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统一测量工具。师板书课题 二 出示学习目标。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用同一种物体作标准测量物体...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秋天。清晨起来,只见外面到处都是落叶,把通往学校的小路盖得严严实实,似乎下了一场树叶雨。我一出门,几片落叶便飘到我的头上。一股凉风吹来,我不禁打了个冷颤,这落叶,这凉风,都仿佛向人们宣告 秋天到来了!秋天虽不像百花盛开那样有生机,也不像绿树成荫的夏天处处充满生机,却以诱人的秋色和金黄的果实吸引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