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 案例

发布 2020-03-17 15:14:28 阅读 6153

2、感知组合。

师:同学们,第二关问题是:如果三个人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师:大家看,我在和他握手,他也在和我握手,不管我们的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我们的手不松开我们两个人就是只握了一次手。

那三个人握手到底要握几次?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次数,其他三人演示,看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

师: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

板书展示握手过程)

3、对比思考——追寻本质。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可以摆出6个数,握手时3个同学却只能握3次,都是3,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结论:摆数与顺序有关,握手与顺序无关。

摆数可以交换位置,而握手交换位置没用。

反思】本节课体现了两个特色。

1、预设有效问题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关键。

“思”源于“问题”,要通过“问题解决”使儿童获得知识、方法、能力及思想上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好“问题”。因为学生数学思考的形成就是借助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之中。在这节课中,在每一个活动之前,教师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感兴趣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用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呢?”、三个人每两人互相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只有面对这样的好“问题”,学生才能自觉的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之中,才能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这些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

而这一过程又正是学生形成数学思考的过程。

2、逐步感悟有序思维的必要性。

有序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让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感悟到有序思维的必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了。课始,用这三个数字,可以编出几个两位数,让学生非常自然地、主动地进行猜数,并产生怎样思考才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学生独立思考――“用写(摆)两位数”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新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初步感悟有序的写(摆);交流讨论,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写(摆)的,它好在**?

等问题,促使学生去观察、去发现,促进了学生对其隐藏着的数学思想的领悟、认识;最后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得到了两种基本的排序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进一步体验到按一定的顺序思考的价值并初步掌握方法。最后,抓住鼓励表扬的握手游戏这一契机,突破教学的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等形式,使他们对其规律进行本质的**,在活动中体验感受排列与组合的不同。这里,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反思等一系列探索活动,体会到思之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方法。

这节课注重了排列组合的有序性,而对排列组合的合理性诠释得还不够到位。还有些课堂上的动态生成的资源捕捉利用不够及时到位等等。我想这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多反思,多注意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 学案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和认识厘米。一 学习目标。1 知道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学会用直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二 学习过程。一 知识复习。1 比一比,下面物体哪个长,哪个短。1 粉笔和曲别针比 粉笔长,曲别针短 2 粉笔和铅笔比 粉笔短...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表内乘法 一 单元计划。导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乘法口诀。3.3的乘法口诀。4.4的乘法口诀。5.5的乘法口诀。6.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习乘法的开始,主要由乘法的初步认识 1 5的乘法口诀 用乘法口诀求积 乘加和乘减的意义与计算及应用乘法口诀解决...

二年级上册数学《简单的排列组合》教学案例

二年级上册数学 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案。例。二年级上册数学 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案例 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学习力,逐步落实数学课堂与 学习力 相结合的自学为主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进步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教学能力。我们二年级数学组于2012年10月开展了全员赛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