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发布 2020-12-21 17:54:28 阅读 7202

《铅笔有多长》教学案例。

铅笔有多长》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和“米”的的基础上,学习分米和毫米,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铅笔的长度,建立分米、毫米的表象,但对学生来说较难。

案例如下:认识毫米:

1) 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观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的刻度线以外,还有什么?

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生:直尺上除了有厘米刻度线外还有许多小的刻度线,这些小的刻度线把一厘米又平均分成了许多小格。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直尺上厘米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出示课件:直尺的放大图)

师:从0刻度到1刻度是几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从1刻度到2刻度间是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从2刻度到3刻度间呢?……1厘米里有几毫米?

小组的同学合作观察,**、交流。

生:每厘米间都平均分为10个小格,也就是说:1厘米=10毫米。

老师指出毫米可以用英文字母mm表示。也可以写成:1cm=10mm

2) 引导学生动手测量1分钱的硬币的厚度。

量完后学生明确1分钱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一分硬币,再手右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约是1毫米。

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厚度约是1毫米?

如学生说出10张纸的厚度、**卡的厚度等等。

3) 师:同学们,学习了毫米之后,我想现在你肯定能准确地表示出你的铅笔的长了,请动手再测量一下你的铅笔,看一看它到底有多长。

生1:我的铅笔长是13厘米8毫米。

生2:我的铅笔长是9厘米2毫米。

生3:我的铅笔是85mm

分析: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自主**应该成为课堂主要的学习形式,而操作也应该是学生理解新知的重要手段。在认识毫米时,我让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的形式,自己去发现1厘米之间有多少个小格,自己思考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从而掌握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上厘米间小格的长度,测量1分钱硬币的厚度,并用手指夹住1分钱硬币,然后抽出后再观察两指的间缝,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长度,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且**出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再一次来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盒的长度和橡皮的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并巩固这些知识。

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案例。

长方形与正方形》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又比较直观,不能只靠讲解来让学生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去折一折、量一量来探索,这样才更直观明了地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点。

案例如下:1、**长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长方形卡片)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1) 猜测长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来观察长方形,你觉得长方形的边和角会有什么特点?

生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2: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动手折一折、量一量。

师:我们猜测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动手折一折、用三角板量一量,你会发现什么?

小组合作**长方形的特征。

小组汇报: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后,发现上下的边一样长,左右的边一样长。

我们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长方形的四个角,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小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特征

师:(出示正方形卡片)这是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3) 猜测正方形的特征。

师:我们来观察正方形,你觉得正方形的边和角会有什么特点?

生1:正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生3: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 动手折一折、量一量。

师:我们猜测的到底对不对呢?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动手折一折、用三角板量一量,你会发现什么?

小组合作**正方形的特征。

小组汇报:1 我们把正方形沿着角对折后,发现四条边一样长。

2 我们用三角板的直角去量正方形的四个角,发现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小结: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案例分析: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个探索验证的过程,教师不再是数学学习的传授者,而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然后借助长方形与正方形这样的学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去验证猜测是否正确。通过动手“折一折” 、量一量” 、比一比”的操作活动,自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边、角特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维,真正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让学生不仅体验到动手操作的有趣性、**方式的多样化,还能真正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不断升华。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加 减法估算 教学案例。张延秀。教材分析 100以内加 减法估算 是估算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呈现了 判断妈妈要买3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 的情境,提供了两种估算策略,并提出 还可以怎样算 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结合...

二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 统计 教学案例。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年纪喜欢多动的特征,我在设计这一个课的内容时,设计了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数据的统计,从而节约课堂上的时间,课堂上就可以重点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在课前调查的我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统计数据。2 ...

二年级数学统计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 统计 教学案例。设计意图 针对学生年纪喜欢多动的特征,我在设计这一个课的内容时,设计了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数据的统计,从而节约课堂上的时间,课堂上就可以重点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教学案例 教学过程。1 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在课前调查的我们班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的统计数据。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