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如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1.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2.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
我们所理解的“综合改革”包含两重含义,一是教育内部诸方面相关联的改革,另一是教育与**、社会等利益群体的关系的改革。
3.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要统筹兼顾,加快解决农民工子女异地高考的问题;建设高校招生考试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要完善高等学校招生名额分配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
4.重视教学文化建设。
大学领导和教师要把目光投向教学、心思放在教学、精力投入教学,抓紧教学内容更新,抓紧教学方法改革,抓紧教学评价改革,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文化。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准确理解教育发展新形势,切实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荣誉感和责任感。我们要不断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结构的优化和职业道德的养成,这应当成为高校一件常抓不懈的工作。
要提高高等教育功能的释放效益,就既要提高产品素质,又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可能减少受阻状态,形成优化的体制机制,顾此失彼皆不可。
1、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增加“功能”释放的机会。
2、构建统一的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夯实市场基础。
3、健全就业法规并加大执法力度,使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权益得以平等合法实现。
4、消除人才流动壁垒,实施岗位管理,促进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实现“人岗匹配”。
5、转变高等教育发展的“救急思维”,着力高等教育规划,宏观把握人才的供需关系。
6、深化高校课程及教学的内涵和理念,提升毕业生“就业力”。
7、引入“经济手段”,构建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多元化激励机制。
8、加大工资福利政策向西部、基层的倾斜力度,降低毕业生就业的机会成本。
一)神学与传统大学为教会服务功能。
以经院哲学人员与神职为主的大学人员结构、以神学和人文课程为主的大学课程结构无法形成大学的文化功能和政治经济功能,更无法释放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政治经济功能,也不能引领社会精神的发展,那时的大学在经院哲学和神学控制下堕落了。
二)启蒙思想与高等教育文化功能的发挥。
以托马西乌斯为主的一批德国启蒙思想家,影响和改造了德国的大学,使大学不仅具有了培养人才的使命,也具有了发展科学的使命。从此以后,高等教育不仅兼具保存、传播人类文化的功能,与其他教育相比,它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更突出,高等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都与它创造文化、发展文化的功能相联系,没有了文化的发展创造,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就如同废物。
三)经济学思潮与高等教育经济功能的放大。
20世纪各种社会思潮蜂起蝶涌,在/潮起潮落0之际,经济学成为显学,其思潮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在20世纪末取得了/霸主0地位,经济学参与国家决策,教育尤其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的高等教育更受其影响,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地卷入国家经济的发展。
1、聚焦“四风”摆问题。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管高校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从“四风”相反角度听意见、找问题:在反对形式主义上,主要看有没有做到真抓实干;在反对官僚主义上,主要看有没有做到主动深入基层;在反对享乐主义上,主要看有没有做到艰苦奋斗;在反对奢靡之风上,主要看有没有做到勤俭节约。
2、开门纳谏求意见。
为了让广大师生员工“掏心窝子”提意见、真心诚意“唠实嗑儿”、掌握更多“四风”问题线索,也为了在建设世界一流、人民满意大学的参照系中找准自身差距,坚持开门搞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听取意见。通过问卷调查、电子邮件征集、意见箱反馈等方式,为校领导查摆“四风”问题,主动认领、对号入座奠定了基础。
3、边查边改求实效。
“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对于梳理查摆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是广大师生最关切问题。调研不能“只体检、不治病”,既要听取意见,更要及时解决问题。在针对校部机关的工作作风、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和子女入学问题、学院综合预算管理、校区综合资源利用等,边听边改,边找边改,让师生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创建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精品意识是一种价值意识,即质量第一的意识,精品意识又是一种在具体活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主意识,是在工作主体的意识结构中最具有能动性的意识,精品意识还是一种目的意识。
精品意识一旦在工作的意识结构中确立起来,就成为指导工作的主导思想。我们处于信息化社会条件下,一切资源皆可以共享,一切经验皆可以借鉴,一切成果皆可以吸收。
如果我们对待工作只图交差了事,不要精益求精,只要“差不多”、“过得去”就行,对待自己低要求,怕吃苦,怕受累,不愿意去下苦功夫大力气狠抓工作落实,只求“过得去就行”,标准不高,做出来的事情要么有“拷贝”的痕迹,要么走别人的老路,要么已经是别人交流、使用过的东西。
如此,干工作、抓建设,也就没有指导意义,成了万般皆下品、皆次品。
有精品才有创新。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是追求美好更好的过程。而精品就是好中之好、优中之优之作。
实践证明,创新,是一个探索、打造、完善的过程,是在追求精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塑造精品,是创新的基础。
我们的教师队伍在科研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能力、国内外前沿教育理论这些方面存在缺陷,急需培训。可以采取以下培训策略更好地辅助教师培训活动。
一) 合理协调认知项目与技能项目,突出教学技能培训。
对于理论知识部分,鼓励教师追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通过自学、科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1. 微格教学培训法。2. 观摩教学培训。3. 沟通技巧的敏感性训练。
二) 以课堂教学培训和课题研究为突破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素养。
我们倡导教师课堂“四关注”: 关注学生兴趣、关注学生状态,关注学生体验,关注学生心理。引导教师好课三看的方向:
坚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广度、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品质。
三) 培养意识,主动参与。
从学生层面上,要将自己摆在学校主人翁的位置,培养积极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责任意识,改变其被动接受与依赖思想,需加强发现问题、独立并全面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适应形势,创新途径。
从学生组织层面,学代会能够较全面地收集学生的各种意见建议,对于收集的信息,要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进行反馈,尽量避免信息的遗漏,以免打消同学的积极性。
第二次作业。
面对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只有抓住时机, 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扬长避短,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天地。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 尤其是心理学、心理咨询的本土化研究, 重视研究和挖掘我国传统心理文化的底蕴,立足我国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形成现代的、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二是要加强对象研究。研究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规律,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等。 力争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三是要加强方法研究。重点探索既适应网络时代要求, 又切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育方法与手段, 解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与沟通等, 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四是积极构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
五是重点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六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阵地意识,主动出击,合理部署,在“建”、“管”、“导”三字上下功夫。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把其德育功能放在首位,因此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的时候,组织者要充分考虑到如何体现出其育人的功能,既保证活动的娱乐性和大众性,又能潜移默化达到德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及个性培养上的导向作用,能够通过校园文化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得以实现。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对校园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改造和创新作用[5]。
指引着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方向,使得真正健康向上、喜闻乐见、高雅文明的活动成为主导,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和方向,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寓于校园文化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担负着德育的使命,从而实现校园文化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1、强化基础理论创新。
以科学的理论作为引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灵魂与核心。信仰对个人而言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对国家而言,构成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对民族而言,构成凝聚国民心智的民族精神。
2、加强以公民道德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创新。
一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二要在强化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加强规则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三要在强化艰苦奋斗教育中,加强危机意识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
3、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创新。
一要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创新方面,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二要在能力培养方面,除了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外,还应该包括做人能力、审美能力、道德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等,使大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气质。
一、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条件支持体系。
1 国家宏观引导,鼓励支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如此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更投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国家政策引导。第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
第一,对从事德育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第二,对环境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其生态道德素养。第三,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培养一批专业教师。第四,聘用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人士。
3 编写专业教材,提供科学参照。
二、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堂教学体系。
1 开设生态道德教育公共选修课。
2 开设与其他专业相关的专业选修课。
3 生态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4 改善课堂教育教学方法。
5 完善生态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三、丰富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外教育体系。
1 加强高校生态文化建设。
第一,注重学校基础设施的生态化建设。第二,培育浓厚的生态人文氛围。
2 丰富高校生态实践活动。
继续教育作业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案例。以 文化生活 第八课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的教学为例。凤阳总铺中学陈芳芳。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它不在于教师讲了什么 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 学了多少。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进行教学后,学生能获得具体进步...
继续教育作业
结合实际,将电功率教学落到实处。黟县渔亭初中汪云海。电功率是用来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在沪科版九年级第十六章,包括的主要知识有 电功率的概念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测电功率三部分知识。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一 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入很重要,由于在八年级物理我们已经学习过...
继续教育作业
一 作业内容。微课 已经为老师们所熟悉,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请各位学员结合本次远程培训中的所思所感和教学实际,根据科学出版社中学信息技术七年级或八年级的教学内容,任选一课题,围绕该课题中的一个知识点讲授,制作成微课并提交微课教学设计。二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