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教案

发布 2024-03-24 02:10:09 阅读 579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上册。

习作五。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这次习作以综合性学习为基础,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开展,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进行整理,完成习作。这次习作既和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完成这次习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教学前,应引导学生听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身边的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打通课内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和传承。

课标表述】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学习目标】1.学生在自主分组的基础上合作、**,在调查访问、分析整理搜集资料、汇报交流中整合语文学习资源,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2.通过回顾写法、范文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传统文化。

3.把习作装订成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并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和传统文化的博大。

重点难点】1.习作前如何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

2.抓住一种传统文化,介绍有条有理、清楚。

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资料,并加以整理。

2. 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指导写作。

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内容。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了解了古代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欣赏了古代建筑(赵州桥),古代绘画(清明上河图),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今天我们就用自己手中的笔来写写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师板书: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审清题意,明确习作要求。

1.认真默读习作内容,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审题:这次作文写什么?

写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三、引导思维,拓展学生思路。

1.说说我们可以写什么,你想写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中国传统文化。

2.师出示课件,拓展学生思路。

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

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

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

有当地的民间艺术:如孝义碗碗腔、皮影等;

有巧妙的语言艺术:如歇后语、灯谜等;

有神奇的传说故事:如《女娲造人》、《嫦娥奔月》等。

3.学生思考,小组交流,你准备写什么。

四、回顾课文,明白如何习作。

1.请大家翻开课本看19课《赵州桥》,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是怎样写的。

2.师生交流。

这篇课文开头简单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价值,中间抓住雄伟、坚固、美观具体说明介绍了赵州桥的特点,结尾总结了作者对赵州桥的感受。

五、整理思路,交流习作腹稿。

1.那我们可以效仿这样的结构来写自己的传统文化。写作之前,先列个提纲。

师出示课件: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提纲)

开头:简单地介绍某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中间:(任选一种形式写)

可以是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叙事)

可以是一种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

可以是文化与我们实际生活的关联;(故事)

结尾:总结自己对“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感受。

3.生列提纲,确定自己要写什么,怎样写。

4.练习口述作文,小组交流。

5.指名口述,大家评议他是否写清楚了自己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认识,有何建议?

五、出示范文,点评借鉴之处。

1.出示《过元宵》一文,生自读。

元宵节。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这时,天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

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

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空**,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2.分析点评本文值得学习的地方:

1) 结构合理:开头点题定位,中间详写了元宵节的活动,结尾意味深长。

2)按照空间顺序,描绘出了礼花摇曳多姿。缤纷绚丽的美,情景交融,处处紧扣中心。

六、出示精彩句段,引导运用。

1.指导开头。

1)提问式开头。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为什么呢?奶奶告诉我:

“春节是个辞旧迎新的节日,意味着生机勃勃的春天又要来了,人们又可以播种等待着丰收,是一个让人充满希望的节日!所以要高高兴兴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2)列举式开头。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过春节了。

2.指导结尾。

1)想象式结尾。

明年春节,我一定要亲自挂上灯笼,燃放烟花,让我们家团团圆圆,红红火火过上一年又一年。

大家可以借鉴模仿,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第二课时:习作评改。

一、出示评改要求,明确修改目标。

评改要求:1.是否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来组织内容的。

2.表达是否清楚、有条理。

二、引出评改范例,学习修改方法。

1.出示一名中等习作,生自读,说说这篇习作写的成功的地方。

2.再读习作,评价开头、结尾是否对应。

3.三读习作,你认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一下?

师相机修改,出示修改后的文章,领悟修改方法。

出示课件:修改方法:

1.一读,整体感知,勾画好词好句。

2.二读,评改开头、结尾。

3.三读,评改字、词、句、标点是否用得正确。

三、同桌互读互评,学生自改习作。

1. 同桌互换作文,勾画写得好的词句。

2.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3.生根据同桌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不会改的互相帮助。

4.轻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自己文中一般性的错误及时改正。

四、交流习作,增进沟通,丰富了解。

1.你对哪个小组的作文感兴趣?那就走进他们,去了解一下吧。

2.每组评选出最有特色的习作,准备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写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

开头:简单介绍某种传统文化。

中间:可以写一个故事。

可以写一种文化的形成。

可以写与我们生活的联系……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 教案

习作三 秋天的图画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本课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教材中第三组教材的习作。这次习作的形式是看图,完成一篇习作。这幅图画可以是 也可以是自己画的图画。所选的图画一定要和秋天有关,可以是秋天的景物,也可以是人在秋季里的活动场面。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或图...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园地三习作 秋天的图画。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 的习作内容。本组教材围绕 秋天 这个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两首 风筝 秋天的雨 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是在学生感受秋的喜悦之后,继续在身边寻找 感受秋天的美,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秋天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三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 园地三习作 秋天的图画。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 的习作内容。本组教材围绕 秋天 这个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两首 风筝 秋天的雨 听听,秋的声音 习作是在学生感受秋的喜悦之后,继续在身边寻找 感受秋天的美,引导学生用画笔描绘秋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