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发布 2024-03-06 05:30:12 阅读 6327

我想对本单元的这两篇课文谈点自己的教学感想:《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三处写到爬山虎,一处是文中的“我”初次来到叶圣陶先生家看到的:“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一处是“我”在和叶老先生愉快交谈后,看到的:“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远离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显得虎虎有生气。

”,一处是文中的最后一段:“在我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绿着。”前两处是实写,后一处是虚写。

这三处是学生学习本文的难点。

前两处描写爬山虎的文字,内涵深刻,有丰富的意象与意境,不是这样“比”就能“比”出来的,应该引导学生去“读”,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想象去读,读出语言与意境的美丽,读出文字的弦外之音,如:“我”初次去叶先生家的心情,“我”对叶先生油然而生的敬意等等。而最后一处,可谓言尽而意无穷,颇值得玩味。

语文课程标准》把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策略。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注重了这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由于所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教学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创设有利于教学的情境;**反映旧中国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和压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课件,通过震撼人心的文字说明和**,体会旧中国的屈辱和当时中国人的痛苦,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披文入情,引起共鸣。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此文的主线,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中华不振”整体处理文本,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设计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披文以入情”,用文本中活生生的事实来激发学生对洋人的气愤,对中国贫穷落后、人民挨打受气的叹息,由此激发情感共鸣,与少年***一样产生同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精彩生成,情感体验。

在教学这节课时,我注重了课前预设,设计了多个环节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情感,并多次用愤慨的语调创设情境,用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中华之不振的悲哀,体会到了少年***为什么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和远大理想。与此同时,我又非常关注课堂精彩的生成,如抛出“作为新世纪处于信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的当代少年应有什么理想?并准备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 这一问题后, 我在课堂教学时能依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多元感悟,让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从心底里发出了愿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的愿望!课堂上,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为了把学生这种情感引向另一个高度,我出示补充材料,让孩子直面历史,让孩子心海难平,让孩子心有所向,让孩子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萌发报国之情。

与少年***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直至课的尾声,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小练笔:我又是为什么而读书?

孩子们都能畅所欲言,纷纷诉说了自己的远大志向,说得十分精彩。

4、剖析语言,洞察内心。

文本中有一幕是一个中国妇女受到洋人欺凌却得不到中国巡警的保护。这件事充分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华不振”。少年时的***在目睹了这件事之后方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才有了让“中华崛起”的志向。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中华如何不振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的要点,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点。因此,我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一次次地剖析词句。在一遍遍的质问中,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学生的愤怒之火已被点燃。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欧丽仪。本组课文包括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乌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记叙的是12岁的 的故事。年小志大的 为我们树立了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的榜样。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记叙的是作家肖复兴上初中时受到叶圣陶老先生指导写作的事,表达了作者对叶老感激与怀念之...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第七单元主要写的是成长的故事,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要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与别人相处 在教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节课时,我紧抓住 中华不振 展开教学,我设计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地方刺痛了你的心来反映中华...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教学反思。第七单元是以 成长的故事 为专题,本组课文通过阅读 访问 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为中华之崛起 通过故事背景的延伸,同学们很快就进入情境,感受当时中国妇女被欺凌的状态 为什么 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又如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一文中有三处写到爬山虎,一处是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