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及点评

发布 2024-03-03 00:30:07 阅读 7424

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

执教:马鞍山外国语学校杨庆九。

点评:马鞍山外国语学校司擎天。

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抽象、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简单图案的设计。

二、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美,探索、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增强鉴赏美的能力和分享美的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难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获得过程。

学情分析: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小学已学过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但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还停留在直观的表象认识上,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缺乏理性的认识,八年级学生的思维已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为本节课教学提供了条件。

教学准备:剪刀、纸张、剪好的一些几何图形、多**课件。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

一、 欣赏**,引入新课。

欣赏一**片:建筑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

二、观察发现,探索概念。

一)发现:活动1:多**展示图案时,演示对折重合的过程。

活动2:折一折。

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位于折痕两侧图案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二)**:活动3:说一说。

下面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活动4:找一找。

看看下面的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三 、动手创造、体验成功。

活动5:看一看。

活动6:猜一猜。

活动7:试一试。

你能用纸剪一个双喜图吗?看谁剪得快?

四、小组交流、整理归纳。

活动8:理一理:本节课你有哪些体会呢?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9:晒一晒。

五、分享美丽分享快乐。

活动10:亲爱的同学,2014年即将过去了,新的一年就要来到,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用你灵巧的双手,运用剪纸艺术,手工制作一张贺年卡,把最美的祝福分享给你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想与反思。

马鞍山外国语学校杨庆九。

本节课的内容是沪科版版八年级数学(上)第十五章第一节《轴对称图形》第一课时。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一、教学目标定位。

素质化的教学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在三维目标指引下的精神生产活动。全面化解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各项目标与具体学习内容有机地整合,这既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课堂教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制定为:

一)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抽象、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简单图案的设计。

二)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美,探索、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丰富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增强鉴赏美的能力和分享美的情怀。

二、教学过程说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节课以欣赏美为线索展开教学,展示实物并逐步将实物抽象成平面图形,通过操作实践发现其共同特征,导入新课,达到串连教材的效果,让学生在这种欣赏美的教学情景中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欣赏美、探索美、体验美、创造美,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

1.欣赏美。

首先,由“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创设美的环境:学生在轻柔的**声中欣赏几幅美丽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问题:它们美吗?

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由**到图形,再继续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通过观察得知,引发思考:引出新课——轴对称图形。

2.探索美。

多**展示图案时,演示对折重合的过程。并通过“折一折”活动,不仅是视觉的冲击,而且动手让学生大胆去创造,激发学生去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3.体验美。

结合实际情景,设计了一组活动,通过“说一说、找一找、猜一猜”等活动,学生由直接应用本节课所得到的结论解决问题,体会应用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应用的热情,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应用数学意识。

4.感悟美。

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不尽相同,为了使学生个体的、群体的活动促进学生的整体的发展,教学中发挥合作交流的功能,通过“看一看”将马外的校徽设计效果果展示出来,通过“晒一晒”展示学生的动手创造作品,从而形成共识:对称图形被认为是平衡和谐之美,时时刻刻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之中,从中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对称的美。

5.创造美。

欣赏、探索、体验、感悟之后,学生结合自己对美的感悟进一步提升,进行美的创造,升华主题。

正如《标准》中所指出的: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同学的发展变化,更能体现同学的成长历程,为此,课堂通过“折一折、试一试”等活动为主:学生动手折纸,剪纸等操作直观感知轴对称性图形,小组讨论交流提升认识,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认知,将个人的经验或成果展示出来。

在活动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更应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而且可以调动更多学生更大范围的思考,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分享美。通过对班徽的设计和手工制作卡片,展示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创造激情,把美好的愿望与追求与大家分享,从而获得成功和价值认同感,激发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三、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现象的共同特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这节课,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观察操作、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并通过发现美、欣赏美、探索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当然,要提高学生的几何认知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点评: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司擎天。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观察、折叠、剪纸与设计图形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教学过程有五个环节:欣赏**,引入新课——观察发现,探索概念——动手创造、体验成功——分享美丽、分享快乐——小组交流、整理归纳。

每一环节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既符合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

一、关于教学。

1.重视概念的获得过程。

课一开始,杨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伴随着美妙的**,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快乐的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随后通过“这些**美吗?它们为什么美?

”等问题,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真正经历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定义,三点注意”和“轻过程,重结论”的不良现象,是一种重视概念的获得过程,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的过程,是不断生成的过程,学生在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由隐性转为显性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2.重视概念的获得方法。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了解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杨老师不是一开始就迫不及待交待什么叫轴对称图形,而是请学生欣赏美丽的**,然后再逐步让学生体会到,虽然这些图形各异,但美的本质却是一样的,本质是什么?此时就要求学生能舍弃外形、舍弃非本质的因素,抽象、概括出最本质的东西,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章建跃理事长说过:

概念教学的核心是概括。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形式多样的数学活动,一共设计了十个活动。杨老师让学生在看一看、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找一找、晒一晒、猜一猜、试一试、理一理、剪一剪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通过折一折,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完全重合”,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通过找一找,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让学生在辨析中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性。通过猜一猜,让学生运用感知到的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猜出另一半,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通过晒一晒,让学生感受到原来我们马外的校徽源于轴对称图形的变形,感受应用价值,增强亲切感。

通过试一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化归思想……

3.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新课标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杨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不仅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而且还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创造美,请学生设计新年贺卡、班徽等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4.重视数学美和数学思想渗透。

这节课对数学美体现得很充分,杨老师通过精美的课件,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十分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落实。剪红双喜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培养了学生的理性精神。

二、关于内容。

初中阶段关于图形的变换主要有轴对称(反射)、平移、旋转、位似、投影五种。前面四种是平面内的图形变换,投影是空间图形到平面图形的变换,而轴对称、平移、旋转又是合同变换,其形状和大小都不改变,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两条平行直线上连续作两个轴对称,就相当于一次平移;在两条相交直线上连续作两个轴对称,就相当于一次旋转,其旋转中心是两条直线的交点。

学生在七年级下已学过平移,它涉及到平移方向、平移距离两个要素,以此为基础,启发学生对轴对称要素的分析,学生会比较容易得出轴对称图形所涉及的直线(对称轴)、翻折、重合三个要素,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概括,也为后面学习旋转的概念提供了“支架”。采用这种有点到线,有线到面的教学,有利于沟通联系,形成网路,加强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

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及点评

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执教 马鞍山外国语学校杨庆九。点评 马鞍山外国语学校司擎天。教学目标 一 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抽象 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简单图案的设计。二 过程方法目标 经历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美,...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13.10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一 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学生在初步学习了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运动变换的观点分析 认识几何对象的开始。轴对称是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本节课立足剖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关系,达到对概念本质的把握。学生在初中将学...

第一课时认识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一 教材p28 29页例1及相应的 做一做 和练习七的第1 3小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