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发布 2024-03-02 23:30:07 阅读 6071

课型:新课

李场中学“分层导学”学案。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现的精辟的句子,从中反思自己对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2.体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资料链接。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剑桥大学毕业。

后又学习法律。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随笔》是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主要著作。

一、自主学习(打牢基础知识部分,才不会有错别字,加油!)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怡( )情统筹( )藻( )饰狡黠诘( )难要诀( )

蒸馏( )劝诫滞( )碍吹毛求疵豁( )然贯通

2、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诘难:滞碍要诀:

文采藻饰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吹毛求疵:

3、初步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2)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3)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4)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二、展示案(亲爱的同学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再次阅读课文,深入以下思考问题。

、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5、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

、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三、合作与**。

8、句段品味。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9、文章开头和结尾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

四、课后作业。

同学们,初三了,你对读书有何感想,请谈谈你的体会。(不少于)

有一个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的一棵榆树上箍了一个铁圈。

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嵌进了树身,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植物真菌疫病,方圆几十公里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的榆树却存活下来。

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榆树带来伤痕的铁圈拯救了它。

因为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份,所以榆树才对真菌产生了特殊的免疫力。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生长在美国密歇根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

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我们也许在生命中受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这些伤害又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让生命变得更刚毅,更坚强,更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同时也让伤害成为一个警醒,让我们及时从迷惑中解脱。

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在你生命**现。每一个在你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有甚深的因缘。爱你的人给了你感动,你爱的人让你学会奉献,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你宽容与接纳,不喜欢你的人,促使你自省与成长。

所以,如果你曾受过伤害,请感谢那些你认为伤害了你的人。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沂源县历山中学语文导学案 初一下册 编号 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 主备人 王翠梅审核人郑爱华。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意。2 积累文言字词。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 熟读课文,家长签字。2 给加点的字注音 夸父盘盂沧沧多知 乎 3 夸父逐日 选自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知...

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一 素质教育目标。1 学习说明静物动景的写作方法。2 继续培养独立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着重理解某些文言实词。3 了解我国丰富物产和美妙景观。二 重点 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掌握按一定顺序说明的方法。难点 准确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解决办法 1 做好课前预习,在知识结构中疏理以前学过的古文知识。2 课上...

7短文两篇第一课时

7 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感悟并珍视人生 第一次 的经验。2 揣摩形象化的语言。能力培养点 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情感体验点 1 理解行道树 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2 体验人生第一次的真切感受。教学重点 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教学难点 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