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有理数的加减法。
第一课时有理数加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教学程序设计:
一.类比联想提出问题。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算术运算的学习过程,类比联想到在认识了有理数之后,必然要首先学习有理数的加法.
又通过提问,复习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和用负数表示的量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际问题,提出质疑导入新课.
具体问题是:在下列问题中用负数表示量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1)某人第一次前进了5米,接着按同一方向又向前进了3米;
2)某地气温第一天上升了3°c,第二天上升了-1°c;
3)某汽车先向东走4千米,再向东走-2千米。
紧接着,回答:
1)某人两次一共前进了多少米?新课标第一网。
2)某地气温两天一共上升了多少度?
3)某汽车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千米?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指出:这三个问题都是求物体两次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和的问题,同小学一样,可以用加法来做。但是,这些数**现了负有理数,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呢?引出课题.
在刚才的教学中,通过复习,加强了铺垫,刻意去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前面学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旧知识的复习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样,既了解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带领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知识准备,又使学生认识到本课学习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求知个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二.直观演示归纳法则。
用6个实例讲两个有理数相加的问题:
1)向东走5米,再向东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2)向西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3)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4)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5)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5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6)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0米,两次一共向东走了多少米?
点拨:“一共”的含义是什么?通过小学的学习知道,就是两个数相加.
**:若设向东为正,向西为负,你能写出算式吗?
以上六个问题的设置运用了数学中分类的思想方法,因为两数相加,按符号异同划分为三大类。即:
这样自然就把问题归结为三种情况:问题(1)和(2)是同号两数相加的情况;问题(3)、(4)、(5)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况;问题(6)有是有一个加数为零的情况.
这6个问题,都借助于数轴,先规定了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通过电教手段具体演示验证两次运动的结果,由在数轴上表示结果的点所处的方向,确定和的符号,由表示结果的点与原点的距离,确定和的绝对值。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分类、观察,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归纳出法则之后,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分析法则特点,并总结规律:两个有理数相加所得的“和”由符号和绝对值两部分组成,计算“和”的绝对值,实质上是进行算术数的加减,因此,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贯穿一个化归思想,即把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化归为算术数的加减运算.
一般步骤为:
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确定和的符号;
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前面已经分析过,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一是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自己归纳法则;二是引导学生分析法则特点,总结规律,在此基础上加以记忆,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结出法则之后,可进一步提问:在算术里,两个不都是零的数相加,和一定大于加数,那么,对于两个有理数,相加后和还一定大于加数吗?
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最终要让学生明白:在有理数运算中,算术中的某些结论不一定再成立,即对于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和不一定大于加数,这是有理数的加法与算术运算的一个很大的区别.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为了解决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使知识教学和智能培养结合起来,设计了例题和练习题,选题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类型:同号、异号、0与一个数相加的三种情况的有理数相加。
例1:计算下列各题:
分析:先确定符号,在进行绝对值加减运算.
解:(23)+(9)(两个加数同号,用加法法则的第1条计算)
-(3+9)(和取负号,把绝对值相加)
通过此例,训练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直接应用,进行有理数加法,先要判断两个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有一个加数是否为零;再根据两个加数符号的具体情况,选用某一条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时,通常应该先确定“和”的符号,再计算“和”的绝对值.
变式题1:填空(口答,并说明理由)
变式题2:今年,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某地水库的水位在某天当中每一次上升了a厘米,第二次上升了b厘米,问:
1)两次一共上升了多少厘米?
2)计算当a、b为下列各数时的值:
a=4,b=3②a=-3,b=7③a=5,b=-5④a=4,b=-1⑤a=3,b=0
3)说出以上运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印象,利用提问形式,从以下三方面小结。学生先回答,进而教师归纳总结,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1)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应用时应注意的哪些问题?(确定“和”的符号,计算“和”的绝对值两件事)
3)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哪些?
五.作业课本第19页练习1~5题.
补充:1.计算:
2.计算:
*.用“>”或“<”号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___0;
2)如果a<0,b<0,那么a+b___0;
3)如果a>0,b<0,|a|>|b|,那么a+b___0;
4)如果a<0,b>0,|a|>|b|,那么a+b___0.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
1)a>0,b>0; (2)a<0,b<0;
3)a>0,b<0,|a|>|b|;(4)a>0,b<0,|a|<|b|.
有理数加法第一课时
六 年级 数学 导学案课题 有理数加法 1 课型 新授课时 1主备人 刘冰审核人 邵玉红编号 02备课时间 3月7日使用时间 月日小组 姓名 笔记栏1 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3 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学习目标数加法运算 2 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2.4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预学检测 1 如果向东走5米记作 5米,那么向西走3米记作 2 水下记为负,一艘潜艇在水下20米,过了一段时间又下潜了15米,现在潜艇在水下米,你是怎么知道的?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二 课堂导学 活动 一 同号两数相加,一个数同零相加。问题 小丽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 问题预习评价单 第一课时 设计人 王长荣审核人序号 七 2 4 班级组名姓名。教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2 经历 有理数有理数加法法则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 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 有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