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与大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 2024-02-29 09:35:13 阅读 8667

一、设计理念:

当今的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以“主动参与,乐于**,交流与合作” 为主的学习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动手做演示、教师指导、课件**、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资料说明和解决地理问题,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的比较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达到灵活运用掌握的目的。

能力目标:

本节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到了解海陆的分布。主要采用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法,使学生会用地球仪、世界地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创建一种民主、平等、 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三、 重点和难点。

重点:1.认识海陆面积比例。

难点: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课件、地球仪、世界地图、竞赛图表。

五、教学方法: 讨论教学法、多**电脑直观演示法和知识竞赛法。

六、教学过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六个环节: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学得较为轻松,课堂教学效果很好。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整个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为指导思想,在对教材处理中,创设教学情景,化抽象为具体,并提出富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以化解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通过讨论、课堂练习竞赛活动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动口动脑,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能力,品尝自主学习的乐趣。

本节读图较多,难度并不大,我特别注意在提问时问题的目的性明确,尽量避免重复、罗嗦,把能由学生完成的尽量让他们来做。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不足之处在于有些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部分学生缺少自己的创见。

板书设计: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世界海陆分布特点。

附:竞赛得分表。

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广州地区荔湾区花地中学学员姓名梁瑞莲。课题名称科目教学时间。大洲和大洋 地理。1课时 40分分钟 大洲和大洋,是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基础与铺垫。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 世界海陆比例和分布特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2012版新课程标准降低了难度。教材利用文字和图来说明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和分...

大洲大洋第一课时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 理解大陆 半岛 岛屿等概念 3 培养学生读图及空间想象能力。二 教学重点 1 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2 大陆 岛屿 半岛等概念。三 教学难点 海陆分布概况。四 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有一定...

《大洲与大洋》第一课时的教学反思

大洲与大洋 第一时的教学反思。反思前准备。大洲与大洋 是人教版教材第二第一节内容,是初一学生第一次接触地球基本知识,本节对学生说难度较大的是七大洲的位置及界限的填图,以及学生的脑海世界地图的形成。而且本节是地理第一次在整节上体现开发区一中的生本堂模式 所以我在前留了前置作业,并为了堂的有序化把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