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什么》第一课时磨课经过

发布 2023-11-14 09:47:13 阅读 3325

第一次试教下来,一堂课,超了十来分钟。自我感觉每个环节走得还梃到位,学生学习兴趣也很浓厚。可为什么,课这么满呢?症结在**?

原因一:学情掌握不准。

例: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一排排出示,抽读带拼音的词语。(1)读准轻声。(2)读准多音字。

(3)读了这两个词,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一定能发现一个秘密。(两个近义字组成的词语。)这样的朋友在课文中还有,找一找。

(4)读准字音。

1)雹子庄稼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

2)淹没。3)温和田地 (暴躁灌溉帮助房屋灾害)

4)漂浮机器冲毁

2、去掉拼音开小火车读词语。

存在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成新的一个词,这种形式不是很熟悉。在抽读词语环节中,认识这类词特点,出现学生找不出秘密,教师又没有及时引导,绕了不少弯路,时间走得长了些。

可见要求拔高了,教学的实效降低了。第二次去拼音读词语,显得冗长,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词语还会多次出现。识字教学强调的是和生字多见面,放在整体的语境中去识记。

因此耗时又不高效。

原因二:胡子、眉毛一把抓。

语文教学就像一只美丽的花瓶,烦琐的内容分析,低效率的引导,像是把它打碎了,原本充满情趣和菱形的美丽花瓶一点美感都没有了。

例1: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第4句)

1、读句子。

出示: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2、欣赏**。(欣赏**)

图1: 晴朗的日子里,我们穿着这时人们叫我们。

图2:快要下鱼了,我换上人们叫我。

图3:早晨和傍晚,我浑身通红,像是披上了早晨的叫傍晚的叫。

3、:感情朗读(**)

存在问题:虽然这个环节设计很精巧,但由于学生对于图3:朝霞和晚霞的认识不够,老师又是提醒,又是引导,笔墨很重,费时有多,没有把握好重、难点。

其实课外的拓展知识,关键让学生有所了解,它是学生的“营养品”,而不是“主食”,如果太多的关注,反而有“营养失调”之感。

例2:精读第三自然段:

1、师:水从空中下来,都到**去干什么了呢?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

生:水娃娃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交流指导:

池子里睡觉。

师:水娃娃,你在池子里干什么呀?(睡觉),睡觉就是?

沉默片刻)生答:不发出声音,安安静静的。

师:水在池子里怎么样像在睡觉啊?

生:没有流动。

师(松了口气):睡得多香啊,你可别吵醒它,请你读。

接下来三句,也采用问答方式,先让学生明白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分别指什么,在进行朗读指导。)

3、师:水娃娃们的生活多丰富啊,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啊。齐读这一自然段。

存在问题:因为学生直观思维强,而抽象思维弱,没有画面的呈现,学生的想象能力不能很好的发挥,老师又要学生达到理解词语的意思,再分句感情朗读,整个环节的安排和第。

一、二两个段落并重。本堂课中,孰是重点,孰是略处理无法得到体现。整体感觉三段内容,每段、每句都是重点,不知取舍,没有处理好详略,每个点都要抓,于是出现了“课太满”,过程不够简洁的现象。

除此外,因为课中运用了较多的抽读方式,学生静下心来的时间不多,因为太多的对话、引导,留下时间生成、拓展的时间不多。鉴于此,减少直至摒弃烦琐的分析,加强语言实践活动,把语文课上简洁,才能让语文教学重现魅力,让学生非功利地,从心底里产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第二次研讨:简洁与高效。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接着循着学生学习字词的难点检查“雹子”和“庄稼”的读音和本篇课文的特色语言——动宾词组的读音;再通过默读让学生整体感知水的变化,并在文中圈划出来。精读课文的时候,第一自然段,以读为本,读出情味,理解感悟语言;第二自然段抓住“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组句成段,写出不同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读出不同感受,(重点指导写“雹子”句,因为,这种自然现象学生相对陌生)积累语言;第三自然段,展开想象,利用**,读出意境,内化语言。在教学中采用“以读代讲、以板画代讲、以语言训练代讲、以赏代讲”的策略,使教学目标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语文教学简洁。

让学生在简单的教学之中,能有大量的时间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提高学习效率,领略语文课的魅力。明确目标后,我在很多环节又做了调整。

调整一:初读课文,检查词语。

1、(**)一排排出示,抽读带拼音的词语。(1)读准轻声。“雹子”一词放在句子里读一读。

(2)给第二排词语在第三中找朋友读。(3)读了这两个词,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一定能发现一个秘密。老师找个词介绍给学生(两个近义字组成的词语。

)1)雹子庄稼

2)淹没冲毁灌溉发动

3)庄稼房屋田地机器

4)飘浮温和暴躁房屋灾害帮助

调整二:整体感知,了解水的变化。

调整前:1、再把课文读一遍,边读边想水娃娃都变成了什么啊?边读边动笔圈一圈。

2、你能看着大屏幕来说说吗?

出示:水被太阳一晒,就变成( )升到天空,变成碰到冷风,就变成有时候变成到了冬天变成。

3、抽生说——齐说。

调整后:1、 默读课文找一找,圈一圈:水变成了什么?

2、 校对。

调整三:精读第二自然段,了解水怎么变?

1、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我是云,我会变成( )和( )

2、生交流,板书(雨雹子雪)

3、他们从天上下来的样子一样吗?你能把这三个词贴在合适的位置吗?为什么要这样贴呢?

4、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朗读雹子句:

1)有时候,我还会变成雹子呢!见过雹子吗?(**)你看,去年北京就下过雹子,这样的雹子连续下了几十分钟,最后,还有鸡蛋大的雹子打下来了。

雹子过后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看——(师**课件。)

2)看见什么?

3)谁来当回雹子,把这一句话读好。

出示: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

5、齐读第二自然段。

调整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水娃娃多会变啊,你从空中下来,都到**去了呢?读读课文的。轻轻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仿佛看见什么?交流指导:

2、创设情景,理解句意。水娃娃,你在池子里睡觉就是?(**:

静静地,没有流动)。在小溪里散步,就是(图:慢慢地流动)。

江河里奔跑(图:流得很快)浪娃娃你追我赶,发出哗啦啦,哗啦啦的响声,那是我们在唱歌呢,多么快乐呀!一浪追着一浪,长江后浪推前浪。

浪娃娃正在赛跑呢。许许多多的水娃娃投入海妈妈的怀里,(图)好像在——真热闹!

3、 整体朗读:水娃娃,你能把这么多的活动通过读告诉我们吗?

4、 小结:水娃娃们的生活多丰富啊,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啊。齐读。

第二次试教,课堂节奏很紧凑,学习目标到位,学生学得很快乐,但总体感觉教师牵着学生走环节,虽然学生学得有滋有味,但主体意识不强。整个课堂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有些非重点的、易理解的知识点占用了不少时间。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讨论对策,然后提出了以下策略:1:学生能读的自己读。

如初读提示等。2、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在反馈中提高效率,防止教师不停地提醒,既浪费时间,又无实效。如读词语,读句子,看图说话。

课堂里能听到大量来自学生的朗读、回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多些师生互动。去掉一些教师提问环节,改成师生互动,对话,不但提高效率,学生也易接受。

4、教师目标指向要正确。要让学生明白这个环节到底要完成什么。

第三次研讨:细节体现语文味。

把低段语文课上得“有趣、简洁、高效”,带着这个理念,我们经过一次次的研讨,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修改,课越来越成熟。汇报课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朗读层层提升,拓展步步落实,但仍觉得有一种遗憾在心头,自己又说不出所以然,急需有人点一点。后来,励老师的点评让我茅塞顿开:

语文姓语,小学语文姓小,低段语文姓低。我们的语文课就要把语文味上出来。要是你在每个环节的小结或过渡过程中适当进行语文学习的指导,例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落下来,打下来,飘下来”几个词后,再适时点拨:

课文是怎样把它们写具体的呢?这样语文味浓了,环节走得也从容了。看似简单几句话,但一两拨千斤!

这次“脱茧”的经历让我深深感悟到:好课就是这样一次次在试教中“磨”出来的,好课就是这样在合作、**、争论中提炼出来的,好课更是以生为本,以文为本,以课为本的认识中产生的!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初读认识12个生字,重点识记 浮 碰 雹 3个生字。2.会写 黑 浮 池 冲 晒 折5个生字,理解词语 飘浮 3.了解 我 是很多变的,会变成 云 雨 雹子 雪 教学准备 课件 词语卡片。一 猜谜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来举行一个猜谜会,先来大家猜几个谜语。谜1 忽然不见忽然有...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 正确 流利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3 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可有...

《我是什么》第一课时教案

我是什么 第一课时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1.利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 浮 雹 暴 躁 灌 溉 器 淹 稼 毁 灾 这11个生字。会写 池 浮 这二个生字。2.感受并体会以自我介绍的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水的千变万化。3.了解水的五种变化,知道 水 遇热变成 汽和云 云还能变成 雨 雹子 雪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