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发布 2023-11-13 06:15:06 阅读 944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第26~27页。

数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和特征,能识别这些形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从实物抽象出图形。

(2)感知平面与曲面,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闯观念,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

突破方法:学生自主体验。

难点: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知道各自的名称。

突破方法:集体**。

毅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法。

学生:自主**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一、刨设情境,激发兴趣。

投影一组建筑物的**:天安门、赵州桥、鸟巢、水立方。

描述:这些壮美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

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

(1)搭积木。

描述: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

(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览作品,并说明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

(2)分一分。

描述: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如果老师请你们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小组合作分一分。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

讨论:你们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

(3)识形体。

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

你拿出长方体的积木。

学生自己认识长方体的名称和图形,取出相应的积木。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另外的正方体、圆柱、球。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拿~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

(教师检查学生交流情况)

(4)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积木,你能告诉大家你从积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吗?

(顺着学生的回答得出课题认物体,并渗透美育)

三、深化巩固。练习体验。

(1)找朋友。(“想想傲做”第1题)

描述:茄子博士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茄子博士还提了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么?

学生完成后再交流,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各种形体的实物,比比谁说得好。

描述: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体,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都是他们的朋友呢!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有更多的发现。

(2)分一分。 (想想做做”第2题)

描述: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

(3)寻一寻。(“想想做做”第3题)

描述:看了这一排积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

(4)议一议。

如果再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

(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已见)

四、总结提升,兴趣延伸。

课后回家用这些形体设计一幢自己喜欢的房子。

板书设计。认识物体。

教学反思。在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带了学具袋,还带了一些实物。上课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分类后的各类实物,感知物体的特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物体与相应的几何图形找到朋友。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这些物体,并能准确地判断。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说一说,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已的见解。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永和中学七年级下英语导学案课型 新授课备课人 单钟辉审核人 王庚文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2013年4月。unit 6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 section a1a 1c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以下短语 camp,babysit,watch tv,visit m...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62 63页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应用已经学过的数的组成知识,掌握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掌握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unit 6 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 邀请别人外出 课文中复现了3a中的单词bike,car等交通工具,supermarket等地方名词和句型let s go to by 以此为基础增加了交通工具和地方名词。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正确使用shall we go to by is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