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动物都是非常喜爱的,那么对于写动物的文章也是比较喜欢的,郑振铎先生笔下的三只小猫,各具特点,相信学生们读了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重点难点:1、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2、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对比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那你们家是否养过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郑振铎先生家养的三只猫是怎样的可爱呢?
二、讲授新课。
1、**《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1958
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2)写作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适逢“五四”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
3)正音正字。
污涩(sè)相称(chèn)红绫(líng)一缕(lǚ)怂(sǒng)恿(yǒng)
怅(chàng)然蜷(quán)伏。
惩(chéng)戒妄(wàng)下断语。
3、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段):第一只猫病死酸辛。
第二部分(3-14段):第二只猫丢失怅然、愤恨第三部分(15-34段):第三只猫屈死难过、愧疚。
2)自读课文,找出作者养的第。
一、二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和对我的影响。(见课件图表)
3)自读课文,找出作者养的第三只猫的来历、外貌、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和对我的影响。(见课件图表)
4、合作**。
用自己的话复述“芙蓉鸟事件”,并谈谈你对此件事情的看法。
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都可。)
5、展示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获得了哪些的感受和启发。
关爱弱小,尊重生命,善待他人,共建和谐。
猫第一课时
富县羊泉初级中学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教师版 课型课时。新授第一课时。课题主备。李文芳。17 猫 审核。时间授课人。知识与技能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理清层次,了解三只猫的特点及地位等,分析其异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文章主旨,领会作者...
《猫》第一课时
班级姓名组号。猫 第一课时导学提纲 编号 ypyw 0516使用时间 2017.11.27 学习目标。1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2 学会概括文章中心。学习重难点。重点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难点 作者通过对比 烘托的手法揭示作品...
猫第一课时
猫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师生在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必定产生个性化结果。教学中,教师力求创设多种情境,带领学生经历多种体验,从而读出真情 悟出真谛。教学目标 1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巩固认识7个生字,会写l3个生字。正确读写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