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12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 教案新人教版

发布 2023-09-12 16:35:54 阅读 3883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北国的寒冬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江南的冬天温柔可人,那么地处中原的济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别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曾这样说过:

“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见证老舍先生的评判。

二、作者介绍:

老舍是中国现代**家、剧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2024年7月,老舍的第一部长篇**《老张的哲学》在《**月报》署名为“舒庆春”。

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不幸的是,老舍先生在*****中因不堪忍受屈辱于2024年8月24日投湖自尽,中国文学界的巨星陨落了。老舍于2024年离英回国,2024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2024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可见作者是怀着对“故乡”的深情来写的。三、细读、分析课文。

1、第1自然段。

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

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

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与北平相比——无风。

与伦敦相比——响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温晴2、第2自然段。

1)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明确:

“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指导学生画出拟人、比喻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既表现了济南人对这“慈善”冬天的真切留恋,也洋溢着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无限喜爱之情。

2)提问:这一段是写什么?

明确:阳光朗照下的山。

3)第1段写济南冬天温情的天气,第2段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明确:用一个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4)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明确:三方面。

老城连用三个动词:晒、睡、醒,写出济南的暖和舒适。②小山用“圆”、“小摇篮”、“保暖”写出济南的可爱,充满温情。

③人们用“含笑”、“不着急”写出济南冬天的慈善。3、分析第三自然段。1)这段主要讲什么?

明确:薄雪覆盖下的山2)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写?

山上:矮松青黑——顶白花(像日本看护妇)用比喻②山尖:全白(镶银边)③山坡:

白雪黄草(穿花衣)④山腰:露粉色(害羞)用拟人3)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明确:

空间顺序,层次分明。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4)这段文字用哪些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明确:比喻: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拟人:“一道儿白,一道儿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写出动人的雪态)

5)这段突出山的什么特点?明确:妙。

6)“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l)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智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根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7)提问;这段文字用什么修辞手法写雪后的山景?

1)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比喻雪色(2)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运用比喻、拟。

人手法,写出动人的雪态。

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冬天济南周围的小山,在白雪与蓝天的相映中的雪色与草色、雪光与日光交融的情态。

4、分析第四自然段。

1)提问:本段主要写什么?明确:城外远山。

2)提问: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明确:用两个“卧”字,照应了上文的“暖和安适的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3)城外远山的特点是什么?明确:素淡雅致5、分析最后一段。

1)提问:济南的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描写三组植物:绿萍、绿水藻、绿柳,衬托水的“绿”“绿”体现了冬水的温暖,充满生机。

2)从颜色上来看:澄清、清亮、蓝汪汪,用“蓝水晶”做比喻,突出冬水“活”的特点:清澈通透。

6、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细致观察,角度多样,情景交融,运用修辞手法。

四、拓展,找出与雪有关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梅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绝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学习这样的美文,既能让学生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过多地分析、讲解,结果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时间,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参与的程度是学生学习好坏的重要因素。

语文七年级上册12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老舍的生平 著作,识记并理解文中重要字词。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 交流合作 班内展示的学习过程,学习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教学重点 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 学习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描写景物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12课《济南的冬天》

活动2 初步感知济南给你留下的印象。在刚才接触全文的基础上,想想你阅读后得到的有关济南的感觉,并以 冬天的济南像 句式来谈谈济南给你留下的印象。先组内交流,要求人人都说两句,然后班级展示 活动3 整体感知,深入文本。1 思考 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课文写了济南冬天...

七年级语文上册12《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抓住济南的冬天 温晴 的特点来写景的方法。2 领会文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赞美之情。3 通过朗读揣摩,品味文章生动的写景语言。4 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主要特征细致描绘景物的写法 品味优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