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比较大小教学案例

发布 2023-03-30 07:53:28 阅读 6568

一年级下《比大小》教学反思。

吉日嘎郎吐镇中心校吴琼。

在课上,遇到学生难以一个人解决的问题时,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尽早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思维碰撞后得出研究成果。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分好工,并且培养一个小组长组织好或者培养一个小主持人主持全局。在小组活动时,我们通常有这样的要求:

1)小组长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谁先说,谁跟着说。

2)说的同学要先站起来,听的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了别忘了给掌声。

3)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如果你觉得同学说得不好或说错了,等同学们说完了再提出意见。

4)如果小组里面的同学不会说的时候,就找小组的同学来教会。

5)完成好的就可以先拍三声并坐好。

还可以根据各个班的实际情况来改变,如果上到高年级,还可以让学生互相出一道或者两道题目考考同学,直到老师说时间到的时候就停下来。通过一定的约定制约学生的行为,可以更快地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的习惯。这个阶段,往往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带来许多出乎意料的想法。

这时老师在各个小组间巡视,用“问题”的形式来提示,但不直接给出答案,引发学生的思考就可以了。

再就是小组在全班汇报环节要注意。

教师:现在请各个小组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每个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最有特色的方法(因时间关系,只能这样处理)其他的小组可以对这个小组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补充。

在小组形成阶段,小组汇报也是有一定的约定和要求的,比如:(1)汇报的同学注意组织性的语言。如:

“请注意听”;“请听题”;“请看我出色的表现”;“请听我流利的表达”;“请看我的做法”;“请听我的想法”;“看看我的做法和你的有什么不同”;“看谁最会尊重我”等等,引起同学注意听。

2)汇报的同学要先分好工,按照顺序进行。

3)汇报完了还要问问“谁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补充?”我在执教《比大小》一课时。

师:看看哪些小组最勇敢,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和同学们共同分享一下?

组1:“因为25个苹果比15个苹果多,(苹果还可以换成牛、花、鸡蛋、饼干,小超人,衣服,铅笔,玩具、小鸟)我家的菊花(高25厘米)比郁金香(高15厘米)高,所以25大于15。”

师:这个组的同学是举生活中的例子(数学小故事)来说明他的研究结果。大家认为可以给他们小组的汇报打几分?

组2:“25的十位是的十位是1,2比1大,所以25大过15。”

师:这个组是根据数位来比较大小的。(这也是比较常用的办法)这个小组哪些方面最值得我们学习?

组3:“因为55555多555少。

师:这个组是用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因为5段比3段的长,装25的多,装15的少,所以25大于15。我们的同学能这样用图形表示,说明他们积极动脑筋了,想尽千方百计把25和15的大小比较出来了。

组4:“因为5+5+5+5+5=25,5+5+5=15,25里边有五个5,15里边有三个5,五个5比三个5多,所以25大于15。”

师:这个组的同学采用分解数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也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组5:“因为10+15=25,25-15=10,所以25大于15。”师:

这组同学汇报的比较方法是通过加减法计算来比较的。组6:“我把25克的木头放在天平的一边,另外一边放15克的木头,结果25克那边比较低;2个水杯,一个倒25毫升的水,另一个倒15毫升的水,结果倒25毫升的比较高;所以25大于15。

”师:这组同学是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然后用语言表述出来,真的很了不起。

组7:“因为正正正正正,5个正字有25画,正正正,3个正字有15画,所以25大于15。”

师:这组同学把语文的数笔画也用到数学上了,有了一定的迁移能力,真棒。

组8:“因为五个5个1是25,三个5个1是15,所以25大于15。”

在这个环节中,加入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互相评价以及对汇报的知识的互相质疑,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也为更好地养成一个小组汇报的习惯做好反馈和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比较大小的常用的方法或者简便的方法。在学生汇报完后,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最常用,用得最广泛的方法。

师:在这些方法中,哪个方法是最常用的呢?哪个小组汇报的方法是你最喜欢的?

组9有同学举手回答:“组2”的同学汇报的方法最常用,不用那么麻烦。

这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是提升知识的环节,由具体的例子总结出计算或者比较的方法,也是优化方法的体现。

第四个环节:师生互相考一考。

师:出3对数字让他们比较大小(49和和和3),并要求他们把自己的发现说出来。结果一些学生很快就举手了。

组11的同学举手回答:“49和61,我发现2位数的比较,只要看十位就行了,十位大的就大,十位小的就小,49小于61;55和53,十位相同的就看个位,55大于53;30和3,2位数比1位数大,30大于3。”

师:接下来,同学们出一些两位数比较大小的题目,考考同学。学生在小组内出题目互相考,或者组织一些有趣味的关于比大小的数学游戏活动。

学生互相考的环节或者做游戏的环节,也是在小组内进行的。有时候,学生通过小组的智慧,还会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

最后,在全课小结的环节,还可以让全体同学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评为最佳合作学习小组。这样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上课,对学生来说获得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还有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提高,评价能力的提高,以及在合作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

一年级上册比较大小的数学教学设计

1 认识 并会正确使用。初步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唯物思想。教学重难点 比一比的方法。美丽的春天到了,花园内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儿真镁,引来了许多可爱的 小动物,瞧,谁飞来了?你能用那些数字表示图中的小动物和花?学生数并且填在书上。学生用学具摆花儿和动物,并且比拟多少。小组交流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摆法和结果。...

青岛版数学一年级比较大小

上课时间 2011.9.14 展示范围 全校数学教师。课题 比较大小。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青岛版 六年制第一册第一单元信息窗3第12页。教学目标 1 借助 拔河 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 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2 认识大于号 小于号和等号...

一年级 下 教学设计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两位数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比较两位数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两位数的大小的方法 培养抽象概括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养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比较的方法。教学准备 0 9数字卡片2套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