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 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

发布 2023-03-17 15:20:28 阅读 5880

府谷县2024年教学设计参评。

分数的再认识(一)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63-64页。二、设计思路。

本课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分数的意义,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备这节课,感觉有点乱,因为这节课的练习的类型、数量都比较多。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坐下来好好分析了每个活动,每道练习的目的作用,把这些练习加以整理,提升,理出了这节课的两条主线:

一、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围绕这个重难点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活动:1、拿笔活动,这是课本上的例题,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我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验证,体会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

2、联系生活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看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融合了捐款的练习,旨在让学生体会: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定不同。

同时也让练习难度有所递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二、“整体”一样,各“部分”所占的分数不同,那么各个“部分”的具体数量也就不相同。在学生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关系后,更进一步的使学生完善从“部分”还原“整体”的过程。这样做不但体现出学生的丰富想象力,更使学生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

围绕这条主线我自己设计了一个活动:(1)不同颜色小圆片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怎样变化可以使蓝色小圆片占总数的二分之一。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这道题在难度上有所提高,旨在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解释结果。四、教学重点。

重点: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以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五、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同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同一个“整体”,不同分。

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六、教学准备。

多**课件,中性笔若干。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猪八戒吃西瓜;

孙悟空变出小猴子。2、猜一猜:用分数怎么表示。

十拿九稳()七上八下()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板书课题)。

二)**新知。

1、说一说(看书63页)3/4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2、分数的意义什么叫做分数?

把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其中的一份叫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3、操作实践,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活动一:拿中性笔比赛。

1)拿中性笔:首先,我们进行一场小小的比赛,(出示三盒中性笔)老师这里有3盒笔,我想请三个同学分别拿出每盒笔总支数的1/2,比一比,看谁的动作最快!

2)设疑:三个人都是拿出每盒中性笔的1/2,为什么拿出的支数却不一样多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不是他们拿错了?)

是不是每盒中性笔的支数不一样多?)

3)检验与整理:那你们三个分别说说自己中性笔盒里的总支数是多少?拿出它的1/2又是多少支?

三位同学回答同时老师板书整理:总支数拿出支数(4)再设疑:

同学们,刚才他们三个人都拿出每盒中性笔总支数的几分之几?但是,他们拿的支数一样多吗?这好像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三个人都拿出了中性笔总数的1/2,可是拿出的支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

请你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5)反馈小结:

当总支数是2支时,总支数的1/2是多少支?6支时呢?8支呢?每盒中性笔的总支数不同,它的1/2所对应的中性笔支数也不相同。

结论1: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

活动二:小组合作交流**。

1)不同颜色小圆片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出示课件)

2)怎样变化可以使蓝色小圆片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学生分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启发得出结论。

结论2:“整体”一样,各“部分”所占的分数不同,那么各个“部分”的具体数量也就不相同。(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说一说。

2、课本64页第二题。

3、分别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四)拓展训练。

为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灾民,小明捐了零花钱的1∕4,小芳捐了零花钱的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八、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1、“整体”相同,各个“部分”所占的分数不同,那么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同。

2、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就不同。

3、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图形不同,各部分的形状和大小也不同。

4.分数具有相对性,要分情况分析问题。九、教学反思。

1、在对分数的再认识时,应注重对原有知识的提升,把总数提练成“整体1”,在学生回答时强调他们对“整体1”的表述。

2、在复习时的提问:“对分数你有什么认识?”学生对于旧知识一时答不出来,这时我应该把问题再细化,如“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你知道分数的读写法吗?”等等。

3、对于在课堂上的“意外事件”,我应适时改变预设,创造新的生成。当我发现在一道练习中多画了两个圆时,我勿勿地改正,课后想想,也许把这种“无意”转变成“故意”,不急着去改,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细心的你,如果有不同的答案可否与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这样,或许学生会更积极地去思考,或许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出现。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再认识》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的再认识 教材分析。一 课标对本单元内容的要求。标准 在第二学段对本单元知识的要求是 数的认识 中做出如下规定 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1 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能比较分数 小数的...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

意图 在操作中强调平均分的过程,弥补前测中所呈现学生对分数意义理解不透彻的不足,同时体会分数 部分 与 整体 的关系。3 练习活动 选用教材 练一练 第 题。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学生重点说一说第 幅图的思考过程。第2题 先让学生猜测大小是否一样,同时陈述理由,再分一分予以验证。意图 通过...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再认识二教案北师大版

5.2分数的再认识 二 课题上课时间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数的再认识 二 板书设。测量方法 一是要把纸条变短 二是要知道变短后的纸条和原纸条长度之间的关系。5.2分数的再认识 二 领导签批。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从平均分的角度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设计了四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是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