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6 3实践与探索六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发布 2023-03-14 01:53:28 阅读 2909

6.3实践与探索(六)

知识技能目标。

1.列方程解应用题首先难在列方程,还因为“列方程”没有一定的法则、步骤可以遵循,又没有公式可套用,只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次难在对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如何找出问题中明显的或隐含的等量关系,所以要突破列方程这个难点,关键是怎样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使学生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已知数、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一个未知数;(2)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3)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4)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过程性目标。

1.使学生体验到解决工程问题,要把握好三个基本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它们的关系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2.使学生能熟练地解决这类问题,应该先把工作效率表示好,由工作时间,计算工作量,根据工作时间列等式,一般地如果这件工作完成,我们就说它的工作量是1.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实例课外活动时***来教室布置作业,有一道题只写了“学校校办厂需制作一块广告牌,请来两名工人。已知师傅单独完成需4天,徒弟单独完成需6天”,就因校长叫他听一个**而离开教室。

调皮的小刘说:“让我试一试。”上去添了“两人合作需几天完成?”

有同学反对:“这太简单了!”但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各自试了起来:有添上一人先做几天再让另一人做的,有两人先后合作再一人离开的,有考虑两人合作完成后的报酬问题的……

***回教室后选了两位同学的问题,合起来在黑板上写出:现由徒弟先做1天,再两人合作,完成后共得到报酬450元。如果按各人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报酬,那么该如何分配?

试解答这一问题,并与同学一起交流各自的做法。二、**归纳。

工程问题中的三个量,根据。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已知其中两个量,就可以表示第三个量.两人合作的工作效率=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的和.三、实践应用。

例1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5天可以完成.如果甲队独挖8天可以完成,那么乙队独挖几天可以完成?

分析这一工程问题求的是工作时间.只要先求出乙的工作效率,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就能列出求乙的工作时间的方程.

解设乙队单独挖需x天完成,由于两队合做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等于各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的和,也就是说两队合做的工作效率等于各队单独的工作效率的和,所以乙队的工作效率为。

例2(1)某工人原计划用26天生产一批零件,工作两天后,因改变了操作方法,每天比原来多生产5个零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分析本题利用“前2天的工作量+后20天的工作量=工作总量”来列等式,而“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设改进操作方法前每天生产零件x个,根据题意,得。

2x+(26-2-4)(x+5)=26x

解得x=25.

所以,这些零件有26×25=650(个).

答:原来每天生产零件25个,这批零件有650个.

2)某项工作,甲单独做需4小时,乙单独做需6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合作,问甲、乙合作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分析设甲、乙合作还需x小时完成,则有:

解设甲、乙合作还需x小时完成,根据题意,得。

解得x=2.1.

答:甲、乙合作还需2.1小时完成全部工作.四、交流反思。

工作问题中有三个基本量,就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量.它们间的关系如下: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该先把工作效率表示好,根据工作时间,计算工作量,一般地如果这件工作完成,我们就说它的工作总量是1.五、检测反馈。

1.试将下题内容改为与我们日常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使所列的方程相同或相似:食堂存煤若干吨,用去15吨后,改进设备,耗煤量改为原来的一半,结果多烧了10天,求原存煤量。

2.试对以下情境提出问题,并讨论解答:某班级组织去风景区春游,大部分同学先坐公共汽车前往,平均速度为24千米/时;4名负责后勤的同学晚半小时坐校车出发,速度为60千米/时,同时到达山脚下。

到达后发现乘坐缆车上山费用较大,且不能游览沿途风景。于是商定:大部队步行上山,4名后勤改为先遣队,乘缆车上山,做好在山顶举行活动的准备。

缆车速度是步行的3倍,步行同学中途在一个景点逗留了10分钟,到达山顶时比先遣队晚了半小时。

3.为庆祝校运会开幕,初一(2)班学生接受了制作小旗的任务。原计划一半同学参加制作,每天制作40面。

完成了三分之一以后,全班同学一起参加,结果比原计划提前一天半完成任务,假设每人的制作效率相同,问:共制作小旗多少面?4.

将上题与例1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5.编一道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所列的方程是3x+4(45-x)=150.并与同学交流、比较一下。

6.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8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2人,这样比原来减少2组。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

七年级数学实践与探索

问 1 2 中的长方形的长 宽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把 2 中的宽比长少 4厘米 改为3厘米 2厘米 1厘米 0.5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变化?猜想宽比长少多少时,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呢?并加以验证。通过计算,发现随着长方形长与宽的变化,长方形的面积也发生变。化,并且长和宽的差越小,长方形的面...

七年级数学实践与探索

7.3实践与探索。第二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过自主探索 互相交流 去尝试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得到发展。重点 难点。1 重点 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决几何图形中的数量关系。2 难点 寻找相等关系。教学过程。一 ...

七年级数学下册《7 3实践与探索》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 7.3 实践与探索 导学案华东师大版。第一课时。一 学习目标。1 能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2 经历探索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二 学习重点 让学生实践与探索,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