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1
蓬安第二中学校谢代勇。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___教师评价___
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学生先自学课本,经历自主探索总结的过程,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讨论交流,预习时间20分钟。
学习目标。1、理解乘方的意义,**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2、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新知识的能力。
重点: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难点:乘方的运算。
一、自主学习:
1、复习加顾:
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及运算方法:
多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怎样确定?
2、导学:1)一般地,几个相同因数相乘,即,记作读作
求n个相同因数的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在中,叫做叫作当看作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
特别地一个数也可以看作这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的一次,即,指数为1通常不写。
2)警示:乘方是一种运算(乘法运算的特例),即求个相同因数连乘的简便形式;
幂是乘方的结果,它不能单独存在,即没有乘方就无所谓幂;
乘方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一种 ,又表示乘方运算的结果;
书写格式:若底数是负数、分数或含运算关系的式子时,必须要用把底数括起来,以体现底数的整体性。
3)拓展:底数为,0,1,10,0.1的幂的特性:
n为正整数n为整数)
(1后面有___个0), 0.00…01 (1前面有___个0)
4)乘方的符号法则:
负数的奇次幂是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
(5)参照乘法运算的方法进行乘方运算。
(6)用计算器作乘方运算。
二、合作**:1、计算:
3、已知n是正整数,那么。
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有理数是。
a、正数 b、负数 c、0 d、任何有理数。
5、平方等于9的数是 ,立方等于27的数是 ,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三、学以致用:
1、把写成乘方形式。
2、计算。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4、若,则。
若,则。四、能力提升:
1、计算:
2、,3、观察下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第2010个数是。
有理数的乘方》导学案2
蓬安第二中学校谢代勇。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___教师评价___
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
先回顾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自学教材有理数混合运算部分,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预习时间20分。
学习目标:1、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及时纠正运算中的错误,进一步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一、自主学习:
一)复习回顾:
1、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
2、加入乘方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如何?
二)导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 ,再 ,最后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方法规律:1)有理数运算分**运算,加减法是第一级运算,乘除法是第二级运算,乘方和开方(以后学习)是第级运算。
运算顺序是:先算高级运算,再算运算;同级运算,再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运算。
2)在运算过程中注意运算律的运用。
三)完成p43例3及p44的练习。
二、合作**。1、计算:
2、观察下面行数:
1)第①行数有什么规律?
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3)第③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三、学习致用:
1、计算:2、、为有理数,且,求的值;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第二次剪去剩下的,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吗?为什么?
四、能力提升。
已知。试求的值。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方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备课课题导学目标 1 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 比较 分析 归纳 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 审核有理数的乘方。班级姓名课时。时间2012.9 导学重点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导学难点 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导学过程。想一想。1 某种细胞...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 2 导学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 2 导学案。主备人 教案审核 班级姓名课题。2.7有理数的乘方 2 学习目标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重点难点。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学流程。一 自学检测1 在696 000 000 000的以下各表示方法中,是科学记数法的为...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方
2.5有理数的乘方2 第二课时科学记数法。虹桥实验中学臧国志。教学分析 课本通过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行程与城市用水量所表示的数,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大数,并通过 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这个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入科学记数法,并在教学中参透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生 节约 思想的培养。教学目标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