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七年级数学竞赛讲座07有关恒等式的证明

发布 2023-03-09 22:26:28 阅读 9968

一、 一、知识要点。

恒等式的证明分为一般恒等式的证明和条件恒等式证明,对于一般恒等式的证明,常常通过恒等变形从一边证到另一边,或证两边都等于同一个数或式。在恒等变形过程中,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外,还应注意应用一些变形技巧,如:整体处理、“1”的代换等;对于条件恒等式的证明,如何处理好条件等式是关键,要认真分析条件等式的结构特征,以及它和要证明的恒等式之间的关系。

二、 二、例题精讲。

例1 求证:a1+(1-a1)a2+(1-a1)(1-a2)a3+…+1-a1)(1-a2)…(1-a n-1)a n

1-(1-a1)(1-a2)…(1-a n-1)(1-a n)

分析:要证等式成立,只要证明1- a1- (1-a1)a2- (1-a1)(1-a2)a3 -…1-a1)(1-a2)…(1-a n-1)a n

1-a1)(1-a2)…(1-a n-1)(1-a n)

证明:1- a1- (1-a1)a2- (1-a1)(1-a2)a3 -…1-a1)(1-a2)…(1-a n-1)a n

(1-a1)[ 1- a2- (1-a2)a3- (1-a2)(1-a3)a4 -…1-a2)(1-a3)…(1-a n-1)a n]

(1-a1) (1-a2)[ 1- a3- (1-a3)a4- (1-a3)(1-a4)a5 -…1-a3)(1-a4)…(1-a n-1)a n]

(1-a1) (1-a2) (1-a3)[ 1- a4- (1-a4)a5- (1-a4)(1-a5)a6 -…1-a4)(1-a5)…(1-a n-1)a n]

(1-a1)(1-a2)…(1-a n-1)(1-a n)

原等式成立。

例2 证明恒等式。

第二十届全俄数学奥林匹克九年级试题)

证明。评注:裂项是恒等变形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3 若abc=1,求证。

分析:所要求证的等式的左边是三个分母差异很大的式子,因而变形比较困难。可以充分利用abc=1,将它们化成同分母。

在的分子、分母上同乘c,化成,将的分母中的“1”换成abc得,然后再相加即可得证。

证明:∵abc=1

于是命题得证。

评注:“1”的代换是恒等变形中常用的技巧。

例4 已知bc=ad,求证:ab(c2-d2)=(a2-b2)cd

分析:将bc=ad化成比例式,然后利用比例的性质来解题。

证明:∵bc=ad ∴

将此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乘得。

∴ab(c2-d2)=(a2-b2)cd

评注:条件恒等式的证明常从已知条件出发推出结论。

例5 已知x=by+cz,y=cz+ax,z=ax+by,且x+y+z≠0.证明:

分析:所证明的式子中不含x、y、z,因而可以将已知条件中的三个等式中的x、y、z看成常数,把三个式子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关于a、b、c的方程,然后求出a、b、c。

再代入等式的左边证明。

证明:解方程组。

(2)+(3)-(1) 得y+z-x=2ax,所以。

所以 同理可得,所以

评注:将含有字母的等式视为方程,是方程思想的应用。

例6 数x、y、z满足关系式。

证明: (第十六届全俄数学奥林匹克十年级试题)

证明:将已知等式分别乘以x、y、z得。

①+②得。所以。

即:例7 已知a+b+c=a2+b2+c2=2,求证:a(1-a)2=b(1-b)2=c(1-c)2

分析:求证的等式中的各式,恰好是多项式x(1-x)2中的x分别取a、b、c时的值。

因此,本题可转化为证明当x分别取a、b、c时,x(1-x)2的值不变。由于x(1-x)2是关于x的三次多项式,且注意到题设条件,所以我们构造三次式(x-a)(x-b)(x-c),建立它与x(1-x)2之间的某种关系。

证明:∵(a+b+c)2= a2+b2+c2+2ab+2bc+2ca

又∵a+b+c=a2+b2+c2=2

∴4=2+2ab+2bc+2ca,∴ab+bc+ca=1

∴(x-a)(x-b)(x-c)=x3-(a+b+c)x2+(ab+bc+ca)x-abc

x3-2x2+x-abc

即x(1-x)2=(x-a)(x-b)(x-c)+ abc

由此可见,当x分别取a、b、c时,x(1-x)2的值都是abc

∴ a(1-a)2=b(1-b)2=c (1-c)2

评注:本题的证明采用了构造法,它构造了三次式(x-a)(x-b)(x-c),然后建立它与x(1-x)2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赋值来证明。

例8设,证明。

1) (1) a、b、c三数中必有两个数之和为零;

2) (2) 对任何奇数n,有。

分析:要求a、b、c三数中必有两个数之和为零,即要证(a+b)(b+c)(c+a)=0,故可对已知条件进行变形,使它出现(a+b)、(b+c)、(c+a)这些因式。

证明:(1)由得。

从已知知a、b、c≠0,所以abc≠0,且a+b+c≠0,则 (bc+ca+ab)(a+b+c)-abc=0

∵(bc+ca+ab)(a+b+c)-abc=a (bc+ca+ab)+ b+c) (bc+ca+ab) –abc

(b+c) (bc+ca+ab)+ abc+a2c+a2b–abc

(b+c) (bc+ca+ab)+ a2 (b+c)

(b+c) (a2+bc+ca+ab)

(a+b)(b+c)(c+a)

∴(a+b)(b+c)(c+a)=0,这就是说,在a+b、b+c、c+a 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即a、b、c三数中必有两个数之和为零。

(2) 由(1),不妨设a+b=0,即b= -a,因为n为奇数。

又。评注:实质(bc+ca+ab)(a+b+c)-abc是关于a、b、c的一个轮换对称式。

令a= -b,代入得 (bc+ca+ab)(a+b+c)-abc=(bc-bc-b2)(-b+b+c)-(b)bc= -b2c+ b2c=0

这就是说a+b是(bc+ca+ab)(a+b+c)-abc的一个因式,由轮换对称式的性质知,b+c、a +c也是(bc+ca+ab)(a+b+c)-abc的一个因式,因此有。

bc+ca+ab)(a+b+c)-abc=k (a+b)(b+c)(c+a)

再令a=b=c=1代入,求出k=1,所以(bc+ca+ab)(a+b+c)-abc= (a+b)(b+c)(c+a)

例9 已知ad-bc=1,求证:a2+b2+c2+d2+ab+cd≠1

分析:所要证明的式子是一个不等式,左边的式子又较复杂,直接从已知条件出发证明不是很容易,因而可以考虑用反证法来证明。

证明:假设原式不成立,即a2+b2+c2+d2+ab+cd=1

∵ad-bc=1,∴a2+b2+c2+d2+ab+cd= ad-bc

∴a2+b2+c2+d2+ab+cd+bc-ad=0,即(a+b)2+(b+c)2+(c+d)2+(d-a)2=0

∴a+b=b+c=c+d=d-a=0,∴a=-b,b=-c,c=-d,d=a

于是a=-a,即a=0, ∴b=c=d=0,这与ad-bc=1矛盾。

∴原式成立,即a2+b2+c2+d2+ab+cd≠1

评注:正难则反。碰到正面下手较难的问题,常考虑用反证法来证明。

例10证明:

分析:等式左边的分子很简单,都是1,但是分母各不相同,又很复杂,因而给变形带来很大困难。通过观察发现,分母很有规律,是连续自然数的和。

因此我们先来研究1+2+…+n,设s=1+2+…+n,则s= n + n -1)+…2+1,所以2s=n (n+1),s=,即1+2+…+n=,从而。

由此,左边的每一个分数均可以分解成两项,代入变形后证明。

证明:设s=1+2+…+n,则s= n + n -1)+…2+1,所以2s=n (n+1),s=,即1+2+…+n=,∴

∴等式左边=

右边。∴等式成立。

评注:1、要掌握数学中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本题通过研究1+2+…+n,得出。

的一般规律,然后将等式左边的各个分数分解,达到证明的目的。

2、结论1+2+…+n=在解题中经常使用,应该记住。

3、本题在求s=1+2+…+n时,用的是倒序相加法,在证明等式时用的是裂项相消法,这两种方法是求和问题解决的常用方法。

三、 三、巩固练习。

选择题。1、若a、b是有理数,且a 2001+b 2001=0,则。

a、a=b=0 b、a-b=0 c、a+b=0 d、ab=0

2、若abc满足a2+b2+c2=9,则代数式(a-b)2+(b-c)2+(c-a)2的最大值是( )

a、27 b、18 c、15 d、12

3、已知,则的值是( )

a、0 b、1 c、2 d、3

4、如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中至少有一个为1 b、x、y、z都等于1

c、x、y、z都不等于1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已知( )

07七年级数学

萝北县2007 200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中七年级数学试卷。一 填空题 每题2分,共计30分 1 写出一个比大的负数。2 某天温度最高是10 最低是 7 这一天温差是。3 的相反数的是。4.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0 000 000km,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km2。5.若 x 1 5,则x 6.如...

七年级数学竞赛讲座 行程问题

有趣的行程问题。1 走进美妙的数学世界。1 在19世纪的一次国际会议期间,法国数学家柳卡想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学家提出了下面这个问题 每天中午有一艘轮船从法国巴黎的勒阿佛尔港口开往美国的纽约,且每天同一时间也有一艘轮船从纽约开往勒阿佛尔。轮船在图中都需要七天七夜。假定所有轮船都以同一速度 同一航线行驶,...

七年级数学竞赛讲座线段与角

线段与角。知识要点 1.线段。线段具有比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把线段向一方无限延伸就可以得到射线。线段与直线的重要性质 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分线段计数公式 段上取n 2个点,若端点记在内时,线段上共有n个点,此线段被分成的各类线段总条数 2.角。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