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
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第六章《概率初步》
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二、课程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其课程内容包括: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
1.同底数幂的乘法1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2
3.同底数幂的除法2
4.整式的乘法3
5.平方差公式2
6.完全平方公式2
7.整式的除法2
回顾与思考2
单元测试21、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式运算法则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
2、了解整式产生的背景,进行简单的运算。
3、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及正整数幂的一些运算性质。
4、要求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2
3.平行线的性质1
4.用尺规作角2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知道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性质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以及平行线的性质。
4、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兴趣,体验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现实。
第三章三角形。
1.认识三角形4
2.图形的全等1
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3
4.用尺规作三角形1
5.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1
回顾与思考2
单元测试21、通过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中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解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3、了解图形的全等,利用全等形进行简单的图形设计,按要求完成作。
第四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1.用**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1
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1
3.用图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2.能发现实际情景中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确定其中的自变量或因变量;3.能从**、图像中分析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取用**或代数式来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5.结合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分析,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的**。
第五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1.轴对称现象1
2.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1
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
4.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1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通过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利用轴对称图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3、利用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研究轴对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4、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第六章概率初步。
1.感受可能性1
2.频率的稳定性2
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4
回顾与思考1
单元测试21、经历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实验过程。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很可能性和等可能事件的公平性。
3、了解概率的意义。4、学习两种事件。
三、课程实施建议。
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便捷的班班通系统,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学习。
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
课外延伸:开展研究性课题。
四、教学评价:
1、评价指标:
1)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
2)结果性评价:纸质测试。
2、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
1)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
2)结果性评价按100制评分。
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的同学课下重点辅导。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材料 数学 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目名称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授课教师 赵刘朋。授课时间 43课时。授课对象 七。三 七四学生。课程目标。1 探索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 探索平行线的特征以及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 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在 图形的性质的过程中积...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材料 数学 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目名称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授课教师 赵刘朋授课时间 43课时授课对象 七。三 七四学生课程目标。导言课。整体把握教材,分享课程纲要。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平行线的...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学材料 数学 七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科目名称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授课教师 李建峰赵刘朋苗亚萍。授课时间 共 61课时。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 经历展开与折叠 切截以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数学活动,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