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发布 2023-03-02 19:55:28 阅读 1950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一章生命的世界。

一、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共20千米)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下层(底部) :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整个(大部) :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上层(表面)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1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 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分类:

1 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

2 海洋生态系统。

3 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为代表,有“地球之肾”之称。

三、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

1、 生物都能呼吸2、 生物都需要营养物质

3、 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新陈代谢) ;4、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应激性)5、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

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四、(1)非生物因素阳光 、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是互助关系(雌企鹅觅食,雄企鹅孵卵)

捕食关系(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以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寄生在人体内)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企鹅,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与极地生活相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初冬,大雁南飞;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水污染鱼虾死亡。

第2章探索生命。

1、日然科学活动包括:观察、调查、实验、查阅文献资料、相互交流。

2、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1、拉马克:将植物学他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

2、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观察的手段主要是利用人的眼、耳等器官)

按大小和从属关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达尔文:成为生物进化论理论的创始人。

4、哈维:血液循环(较早运用实验方法的科学家)

5、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生物学阶段。

人类基因**谱的工作组有:2024年美、德、法、日、英、中)

6、生物学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

7、实验法研究的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做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第3章。一、单细胞生物:衣藻、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眼虫。

一、显微镜的结构。

1、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a: 粗准焦螺旋 ,作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 细准焦螺旋 ,作用使镜筒小幅度升降,调整物象清晰度

c: 镜臂 ,作用握镜部位 d: 镜柱 e: 目镜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f:镜筒,作用是上端安装目镜,下端连接物镜。

g: 转换器,作用转换物镜,h: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i: 载物台,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观察的物体。 j: 通光孔(光线太强用小光圈,光线太弱用大光圈) k: 遮光器。

l: 压片夹 ,固定玻片。

m: 反光镜 ,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

n: 镜座 ,支撑载物台和镜臂 。

二、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若所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则应该往左上方方移。

2、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如果目镜上标有10x,物镜上标有40x,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 400 倍。

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 ,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4、下降镜筒时眼睛要看着物镜 ,避免压碎玻片 。

5、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玻片上写的是。

6、显微镜的操作:

1)取镜: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试验台略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目镜镜对准通光孔;②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③转动反光镜 ,使光线通过反光镜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 ,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7、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看到的细胞个数少,视野越暗,细胞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看到的细胞个数多,视野越亮,细胞小。

三、 1、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过程:

1)上述实验步骤是: ④

2)擦:用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的**滴一滴清水 ;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内表皮 ;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防止样本卷曲 ;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他的一边先接触到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以防出现气泡

染:用稀碘液染色,便于观察。

吸: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液体。

3、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的**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接触载玻片上面的水滴,然后缓缓在盖在液滴上。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对侧引流,使碘液扩散到整个标本。

7)观察临时装片

注意:要用0.9%的生理盐水才能使细胞维持固有形态,高于0.9%会使细胞失水而皱缩,低于0.9%(如清水)会使细胞吸水而胀破。

4、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没有上述结构。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比较表:

四、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五、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 糖类 、 脂肪 、 蛋白质 、核酸 ,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 水 、 无机盐 、 二氧化碳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六、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七、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并产生二氧化碳 ,是细胞内的“生产车间”。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可以把有机物分解释放出能量 ,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八、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和细胞的分化 。

2、细胞的**的过程。

1) 细胞核**2) 细胞质**。

3)植物细胞: 细胞的**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 细胞的**形成新的细胞膜 。

3、特点:染色体不变、**n次后细胞个数2n

第4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其中大多数细胞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就是细胞分化。

2、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许多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就构成了组织。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上皮能保护体表和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他们属于上皮组织 ,该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肌肉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等功能。

而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4、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始终保持**能力,根尖和芽)、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造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2 生物都具有以下特征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例如 人每天要吃食物,同时又要以排汗 排便等方式排泄体内废物 应激性 生物对外界的反应 这些特征中,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生物的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性动物 环节动物 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鸟类 哺乳类。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1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 生物的基本特征 a 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 b 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 c 生物具有生长发育 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3 科学 常用的方法有 观察 实验 调查 测量等,其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