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发布 2020-09-17 18:01:28 阅读 9888

第一单元走进生命世界。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基本特征:a、生物大多由细胞有序构成;b、生物都需要摄入营养物质,进行呼吸与排泄;c、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变异现象;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科学**常用的方法有:观察、实验、调查、测量等,其中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的最基本方法。

4、观察时,首先要根据观察目的,仔细看对象的特征和特性。再做出分析和判断。有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仪器,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

实验过程: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1、认识显微镜

(1) 机械部分:镜座、镜柱、镜臂、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2) 照明部分:反光镜(含平面镜和凹面镜)、遮光器、光圈。

注:光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3) 光学部分:目镜、物镜(低倍镜、高倍镜)。

2、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镜筒→目镜(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取镜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镜座,正确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略偏左,使镜臂对着身体,镜筒向前。

2) 对光: (三转)

a.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转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c.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观察:a. 放玻片标本,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侧面看着物镜头和玻片之间,以免压碎)

c. 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镜 (两后,两旁,一垂,一降)

取**玻片,擦干外表,压片夹转后,反光镜垂直,物镜偏到两旁,镜筒下降最低处,送进镜箱,放回原处。

5、显微镜高倍和低倍下的区别:

6、生物观察和研究中常使用三种玻片:装片、切片、涂片。

7、成像规律:倒立的反像。

8、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 x 物镜的放大倍数 。例如。目镜为5x,物镜为10x,放大倍数是50倍。

二、科学**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加快;水温降低,金鱼呼吸次数减少。

2.科学**实验有三个原则:对照、平行重复、单一变量。

1 得有一个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对照。通常实验组进行实验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

2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除了要研究的变量以外其余变量都应相同,并控制在适宜状态。

3 实验中经常要测量几次(至少3次),对这几次的结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1、地球上有各种不同的环境,有水域,有陆地,有炎热的地方,也有寒冷的地方,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存在。

环境是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2、对于每种生物来说,除了它自身以外周围其他一切因素构成了影响它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有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

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同种生物之间的影响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异种生物之间的影响也是如此;(种间关系:竞争、互助、捕食、寄生等。

)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4、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清除粪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通气和增加土壤肥力,总之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

鸟类迁徙、夏眠等。

6、乔木是主干明显而直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如香樟、杨、榆、松、杉等。灌木是无明显主干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如迎春、紫荆、木槿、大叶黄杨、玫瑰、月季等。

第三章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它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所有生物,并根据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它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

消费者:人和各种动物是消费者,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如细菌、真菌,是不可缺少的成分。没有生产者。

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和能量**;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的废物就无法得到分解。

3、地球上生态系统的类型多种多样,它们不是孤立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4、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阳光、水、营养物质。

5、地球之肺——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湿地生态系统。

第四章有机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

一、光合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1)步骤:暗处理(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遮光处理(对照,使该处不进行光合作用,注意叶片遮光处要上下两面遮光,一般认为遮光处为对照组)→放光照处3-4小时→去黑纸片→酒精脱色【酒精要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使现象更明显)】→漂洗→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遮光处不变蓝色,未遮光处变蓝色)

2)结论:绿叶只有在光下制造淀粉。

2、**光合作用场所的实验:

提出问题:是否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作出假设:只有绿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原理:绿叶的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内有叶绿素,叶绿素能吸收光能。此外还有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等)

制定计划:选取植物(银边天竺葵的叶片既有绿色处也有非绿色处)的根、茎、叶柄等非绿色部位,进行对照。②实验用具和方法同上一实验。③步骤:同1.(1)

结论:绿色植物含叶绿体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叶是其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

3、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点:

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能量储藏在有机物中),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公式:条件(光)、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

实质:光能→化学能(能量转变);无机物→有机物(物质转变)

即: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意义:①植物自身需要;②人与动物最终的食物**和氧气**。

应用:①农作物的合理密植;②温室“气肥”(二氧化碳)的使用。

4 上、下表皮:透明。

叶叶肉: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含叶绿体)

叶脉: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养料)

叶制造的有机养料通过筛管运输到根、茎、果实等器官中。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二、绿色植物从土壤中获得了什么。

1、什么是无土栽培?人们不用土壤,而是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数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种不同比例的无机盐配成培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2、实验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提供了植物生长必需的水和无机盐。

3、无土栽培优点:节省土地、培育高品质植物、避免污染和虫害。

4、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长根毛的区域)的成熟区。根尖的结构由顶端向上依次是根冠(保护)、分生区(**)、伸长区(长长)和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5、⑴、细胞吸水的原理: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吸水。

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时:失水。

、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原理: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吸水。

植物根毛细胞液浓度<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失水。

、水分从土壤进入植物体的途径。

土壤中的水→根毛细胞→根表皮以内层层细胞逐步渗入→根导管→茎导管→叶导管→叶肉细胞。

6、应用:一次性施肥过多造成的烧苗现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导致的植物萎蔫现象(植物失水)、带土移栽植物(保护根尖及根毛)

失水现象吸水现象。

凉拌黄瓜干海带浸泡在水中。

糖拌西红柿萎缩的蔬菜放入水中。

烧菜加盐,流出汁水紫菜干浸泡在水中。

第五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于食物。

1、食物中对人有用的物质称做营养物质。

2、营养物质可以分为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糖类:在馒头、米饭、面条等谷类食品中含量较多。

脂肪:在食用油、肥肉和一些豆类食品含量较多。

蛋白质:在蛋、鱼、奶、瘦肉、豆制品等含量较多。

鉴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糖类:碘酒遇淀粉变蓝。

蛋白质:遇高温凝固成固态物质;直接燃烧散发臭味。

油脂:在纸张、布匹上留下“油斑”。

第七类营养物质”——纤维素。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第一章 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造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2 生物都具有以下特征 生长 繁殖 新陈代谢 例如 人每天要吃食物,同时又要以排汗 排便等方式排泄体内废物 应激性 生物对外界的反应 这些特征中,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第1单元认识生命。第1章生命的世界。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 生物的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性动物 环节动物 动物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鸟类 哺乳类。植物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

生物学。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特征。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的家。地球表层生物及他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形势普遍存在的。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