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发布 2023-03-01 19:23:28 阅读 4943

《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2、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学习难点:1、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

2、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预习课。一、导入(8分钟)

朱自清(2023年11月22日—2023年8月12日)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20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这时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本文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复习散文知识 (1)定义:散文,是和**、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3)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二、预习导航:(2分钟)

1、通过查字典、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本文作者、记住本文的重点字词。

2、划出文中饱含深情的词语、句子和自己有疑问的词语、句子。

三、预习检测(10分钟)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酝酿抖擞( )应和( )黄晕( )liáo( )亮 hōng( )托朗rùn( )wǎn( )转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5)明朗润泽。

6)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7)一年的计划在春季考虑安排。

四、释疑点拨(20分钟)

1、 修辞方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 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 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2、从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闹飞)着。

小草也青得___刺逼)你的眼。

山___湿润朗润)起来了。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___衬托烘托)出一片___安静寂静)而和平的夜。

五、学习反思(5分钟)

**课。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2、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学习重点: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2、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一、温故知新——重点知识反馈。(5分钟)

二、精读课文,感知作者的情感。(15分钟)

1、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文章在描写春天景物时分别写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三、合作释疑,展示提升(20分钟)

1、“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中“仿佛”是___的意思,本句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仿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__2、课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请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作简要分析。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3、(1) 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2)结尾这三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四、学习反思(5分钟)

训练课。一、温故知新——重点知识反馈。(5分钟)

二、训练反馈(10分钟)

1)《春》的作者是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2)《春》是一篇优美的___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___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___之情,表达了作者___的情怀。

3)描写春花色彩鲜艳的排比句。

4)“春花图”中想象的句子。

5)描写春雨的全景图的一句。

三、拓展延伸(20分钟)

1) 仿写句子

例: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绿草青青,爱她的花开满园。

仿:人们都爱2)阅读下文,回答如下问题。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酝酿”一词的原意是。

本文指 。

2、将短文补充完整

3、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声、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味、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描写春风的?(把句子序号填在横线上。

答:1写嗅觉的2写听觉的3写触觉的。

四、文章总结(5分钟)

春》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抓住春景的特点,描写了五幅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展现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其中绘春是全文的重点。

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动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

细致的描绘**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

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

春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 2 学习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 3 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赞美之情。学习重点 1 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2 掌握比喻 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学习难点 1 通过朗读 赏析 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 2 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七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11 春 学案。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2 理清思路,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和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手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先熟读课文,标记勾画重点字词,记录疑难问题,再研做导学案。2 规范书写,认真限时 独立完成导学案。3 查找资料,搜集有关描写 春天 的名...

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导学案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编写人 period one 1a 1c p.13 学习目标 语言目标 确认物主关系 identity ownership 能力培养 口语训练 询问是否是某人的物品 生词和短语 pencil,book,eraser,box,pencil 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