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学案

发布 2023-02-26 17:01:28 阅读 2181

范文。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学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现的新的生字、生词及作家作品知识。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3)认识并理解先抑后扬的写法和作用。(4)感受作者对北国春天的喜爱。2.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6——9等段落。(2)对比**《春》与《春风》两课,研究情感和手法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北国春光粗犷豪迈、质朴刚健、富于阳刚之美的特点。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2)感悟:写景绘物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二、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苏轼在观赏庐山美景时,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

预习检测:介绍生字,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喜爱,怎么读?学生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2、师友互助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哪些段落重点写了北国春风?北国春风有什么特点?如果把北国春风比作一个特色鲜明的北方汉子,那么朱自清笔下的江南春光会让人联想到什么?

能互换吗?2、朗读这几个段落,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3、对比**。

教师提出**要求:依照下列问题比较两文。、为什么作者选择的内容会有不同?

2、两篇对南国春风的描写一样吗?《春风》一文可以把这一段删去吗,为什么?

3、《春风》的第四段在写南国的春天,与《春》相比,你更喜欢哪一段?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讨论。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先抑后扬:为肯定某人、事、物,先以曲解或嘲讽的态度去贬低或否定它的构思方法,多抓住其某一方面的不足来贬低它,大多采用相反、对立,形成对比,重在扬,抑只起铺垫、衬托作用。这样,前后内容形成强烈反差,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褒扬的目的,同时使曲折、起伏,张弛有致。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小结:两篇为什么会对南方春天留下截然相反的印象,你更喜欢哪一篇?由这两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学生自由交流。

独到的剪裁功夫、独有的体验、对比衬托、短促有力的排比、句子)

学习永无止境。

范文。4、拓展提高。

古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环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方的文化,形成了区域文化的差别。都有些什么样的差异呢?试着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询问的方式写一篇介绍自己故乡文化的。

学生习作,交流,展示。

饮食文化,方言,习俗,处事特点,从事职业,城市面貌,历史渊源等。)

如有可能,应对**的写作做简要介绍。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板书。

学习永无止境。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春风》教案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林斤澜的情况。2.完成 助学 预习积累 内容。3.有感情朗读课文,直至熟读。相关课程标准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 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

七年级春风阅读题

二 回答下列问题 2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一句出自 的杨柳风 指的是整个诗句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杨柳风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3 春风本是无形 无味 无声 难以捉摸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形 味 声俱全。请给本语段划分层次,并说说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观察 描写春风的?答 4 这段文字突出表现了春风和的特点。...

七年级下册语文预学案

茅草街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预学案系列班级 姓名 21伟大的悲剧。课型 新授主备 张炜玲审核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时间 2009.5 学案课标告诉我们 能初步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