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宜都市实验小学的肖锋,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第三课《馒头发霉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兴趣,并以此作为**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概念和形态。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用肉眼,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描述霉,阅读资料并**食物发霉的条件这些环节,了解到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霉是一种微生物,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物品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了解一些日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措施,并激发学生课后**的兴趣,将课堂延展到课外。教材编写的是由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用显微镜观察、描述霉→**食物发霉的条件→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并且是2个课时,学习内容容量大,实验耗时长,一个课时难以完成。
因此,我把教材中原有“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对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以节约时间,将如何防霉作为后续研究,而没有将“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发霉现象”作为导入,而是放在第三环节“**食物发霉的条件”前,为**活动打好基础。
二)、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关于研究微小世界的第三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微。
生物,明白了在细菌作用下,物质会腐烂,本课将承接前面的内容,**物质“腐烂”(发霉)的条件,深入认识物质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为学习第四课时《搭建生命的“积木”》,打好观察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科学概念: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观察霉的形态,特点,通过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发霉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微小世界,乐于**,科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霉的形态特点,**食物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食物发霉的条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教法(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发霉现象并不陌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霉的产生与温度有关?与水份有关?
与几个因素同时有关?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霉的基础知识上,**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关于使用工具和观察方法,学生之前已有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体验,但没有制作玻片标本的技能,为了保证观察效果,课内需回顾使用要领,另外老师要示范玻片标本制作过程。
二)、设计理念与处理模式。
1、基于学生对霉已有的认识,本课采用“先让学生说说食物发霉的外表→小组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结构→汇报交流并与肉眼观察效果进行对比→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学生推测食物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制定好实验方案→”的模式,运用比对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
2、针对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在完成三个层面的观察后,再安排了**环节,较好地从学生单纯的过程性体验,转移到对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上,有效解决认识模糊问题。
三)、教学准备。
材料的准备体现了科学**的层次性:1、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三份)
2、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馒头上的霉(托盘、发霉的馒头、放大镜、一次性手套、培养皿、镊子、湿巾);
3、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水果、米饭等食物上霉的(发霉的水果、发霉的米饭、发霉山药、发霉豆腐、放大镜、);
4、用显微镜观察馒头上的霉(显微镜、培养皿、镊子、湿巾、玻片标本);5、用显微镜观察水果、米饭上的霉(发霉的米饭、发霉水果、发霉山药、发霉豆腐、显微镜、玻片标本);
6、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克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了以下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课堂导入:
课件**《光头强怎么了》**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吃了发霉的东西会怎样?馒头发霉是什么样的?什么条件下馒头会发霉?怎样防止食物发霉?
二)观察霉。
1、学生回忆馒头发霉的样子,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也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基础。2、观察霉的结构特点:长时间连续的**。
先指导观察顺序:先肉眼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最后使用显微镜观察;为了让课堂更为高效,教师直接回顾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指导了制作霉的玻片标本的方法。其他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均作为“实验提示”告知学生。
这样,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3.学生开始实验**(实验时间:15分钟)难点一:使用放大镜观察,发现霉的细小特点。
难点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前先让每一位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认真制作切片标本。再进行**实验,在巡视实验中,教师对较难发现的不同物品上的霉的区别加以指导,这时较多学生画出了不同形状的霉。
难点三:以小组实验,设计控制变量实验。
条件组合实验方法。
1、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3、……
在讨论实验方案时,老师要对实验的操作方法加以示范,对实验方法的设定加以追问,为什么这样做,**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以完善方案,保证实验效果。
4.汇报交流。
观察霉的汇报。先实验提示,收拾材料,整理记录表,准备交流汇报。请从霉的颜色,形状、变化,气味有没有生命等方面描述,有哪些新发现?
接下来学生的发言,最后小结:霉是一种有生命的微生物,它种类繁多,颜色形态各异。
三)推测并提出验证方案。
馒头发霉的因素是一个,还是多个?推测理由是什么?怎样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在整个推测和寻找证据环节,学生对同学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互相评价,形成比较完备的实验方案。
四、课后**。
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是学生对“霉”的**是无限的。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外落实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微小世界,乐于**,科学严谨的精神。
五、教学评价**。
一)阶段性地进行科学阅读,有效补充了学生对霉的认识。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大多数学生认为霉对人类有害无益,教师出示用文本材料进行科学阅读,较好地补充了这一认识缺陷,对霉的认识更加全面。
二)运用比对思维,实现了科学概念的构建。
先让学生肉眼观察说出出印象中霉的样子→小组观察霉的外形结构→汇报交流并与前概念进行对比→学生推测馒头发霉的因素→讨论方案**馒头发霉的条件→课后验证推测。
三)教会学生运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由外到内,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生活中的真菌 说课稿。一 说教材1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菌和病毒之后,进而对与细菌和病毒相似的生物真菌的 本课力图引导学生通过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让学生通过实验 抑制食物发霉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生物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2 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 1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菌。2 能够用图或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3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 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教学重点 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教学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的 性实验。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ppt。学生材料 一次性手套...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馒头发霉了》习题
3.馒头发霉了 习题。一 判断题。1 霉是一种微生物。2 在温暖 潮湿的环境下馒头容易发霉。3 霉菌都是有害的。4 细菌都是有害的。5 细菌繁殖的速度比细胞繁殖的速度快。二 多项选择题。1 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a.不需要任何 食物 b.需要利用阳光自己制造 食物 c.从动植物身上吸取 食物 2 可以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