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发布 2020-08-07 18:41:28 阅读 3374

《生活中的真菌》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菌和病毒之后,进而对与细菌和病毒相似的生物真菌的**。本课力图引导学生通过**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让学生通过实验**抑制食物发霉的方法。

为以后学习生物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认识常见真菌的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

b、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食物发霉实验过程,观察和描述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食物保鲜的过程和乐趣,验现象能总结出食物发霉所需的条件。

学习食物保鲜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健康的生活。3、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感悟真菌特别是食用菌种类多样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认识常见真菌。4、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蘑菇、金针菇、发霉的馒头、苹果等实物、放大镜、多**。

二、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生本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小组合作**法。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即将毕业,对科学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不仅要设计色彩鲜明的课件和情境进行教学,而且还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生活中的真菌》是一种认知需要,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他们乐于去观察、去动手实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科学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感兴趣。他们乐于**新知。

甚至自己会在**中总结出真知。所以本节课我让小老师来领学,小组合作**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学任务。

四、说学法。

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景,创造科学**的机会我设计了以下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

五、说教学过程。

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部分。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灵性,将学生课下分散状态很快的集中在学习知识的状态。巧妙的引入本节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真菌**的兴趣和求知欲。

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此环节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蘑菇、金针菇的**,然后再给学生**一些关于真菌的**及文字解说资料,同学间互相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运用实物投影获得真实感受,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充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

对真菌的形态特征有所了解后,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最后,组织学生结合上述活动中获取的各类信息,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这一问题。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第二步:将发霉的馒头、苹果等**制作成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组织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来并进行小组内交流和讨论。在交流活动进行时适时提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这一具有**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

然后,与同学一起分析、总结。

食物发霉的条件,同时针对这些条件,激发学生讨论研究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和所用到的工具盒材料,各小组展示并填写在教材记录表中。经过这一系列的观察实验完成了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标、有计划进行学***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归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讨论、研究并展示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

主人。学生在积极发言中锻炼了自己,同时在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学生有了成就感,身心感到了愉悦,并为第三部分的活动做铺垫。

第三步:教师先用多**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食品保鲜的的资料,让学生知道保鲜的关键因素,鼓励学生根据本课及上一课的经验利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再进行筛选,选出最佳方案,设计一种未来的保鲜技术,并推选出最佳设计者。鼓励学生关注科技的发展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和想象空间。

3、课堂总结感悟生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关于真菌形态特点及生存环境和发霉所需条件等知识点的总结,鼓励学生将防止或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的方法应用于生活中。此环节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热爱生活。真正体现科学**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馒头发霉了》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宜都市实验小学的肖锋,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第三课《馒头发霉了》。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

教材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馒头”作为**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的**兴趣,并以此作为**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观察,画图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概念和形态。

馒头发霉了》这一课中,学生通过用肉眼,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描述霉,阅读资料并**食物发霉的条件这些环节,了解到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霉是一种微生物,它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物品在潮湿、阴暗、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了解一些日生活中常用的防霉措施,并激发学生课后**的兴趣,将课堂延展到课外。教材编写的是由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用显微镜观察、描述霉→**食物发霉的条件→如何防止食物发霉,并且是2个课时,学习内容容量大,实验耗时长,一个课时难以完成。

因此,我把教材中原有“肉眼观察、描述霉→放大镜观察、描述霉对这两个环节合二为一,以节约时间,将如何防霉作为后续研究,而没有将“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发霉现象”作为导入,而是放在第三环节“**食物发霉的条件”前,为**活动打好基础。

二)、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关于研究微小世界的第三课,在此前几节课中学生学习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微。

生物,明白了在细菌作用下,物质会腐烂,本课将承接前面的内容,**物质“腐烂”(发霉)的条件,深入认识物质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同时,在本课中,学生再次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习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也为学习第四课时《搭建生命的“积木”》,打好观察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科学概念:霉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观察霉的形态,特点,通过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发霉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微小世界,乐于**,科学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霉的形态特点,**食物发霉的条件。教学难点:**食物发霉的条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说教法(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发霉现象并不陌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霉的产生与温度有关?与水份有关?

与几个因素同时有关?本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在了解霉的基础知识上,**霉产生的条件,研究霉的产生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

关于使用工具和观察方法,学生之前已有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体验,但没有制作玻片标本的技能,为了保证观察效果,课内需回顾使用要领,另外老师要示范玻片标本。

制作过程。二)、设计理念与处理模式。

1、基于学生对霉已有的认识,本课采用“先让学生说说食物发霉的外表→小组分别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结构→汇报交流并与肉眼观察效果进行对比→科学阅读了解霉的功过→学生推测食物发霉与哪些因素有关→制定好实验方案→”的模式,运用比对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

2、针对学生认识模糊的问题,在完成三个层面的观察后,再安排了**环节,较好地从学生单纯的过程性体验,转移到对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上,有效解决认识模糊问题。

三)、教学准备。

材料的准备体现了科学**的层次性:1、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三份)

2、肉眼和放大镜观察馒头上的霉(托盘、发霉的馒头、放大镜、一次性手套、培养皿、镊子、湿巾);

3、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水果、米饭等食物上霉的(发霉的水果、发霉的米饭、发霉山药、发霉豆腐、放大镜、);

4、用显微镜观察馒头上的霉(显微镜、培养皿、镊子、湿巾、玻片标本);5、用显微镜观察水果、米饭上的霉(发霉的米饭、发霉水果、发霉山药、发霉豆腐、显微镜、玻片标本);

6、阅读资料《霉的功与过》《克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安排了以下三个主要教学环节:(一)课堂导入:

课件**《光头强怎么了》**激发兴趣,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吃了发霉的东西会怎样?馒头发霉是什么样的?什么条件下馒头会发霉?怎样防止食物发霉?

二)观察霉。

1、学生回忆馒头发霉的样子,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也是学生建构新知识的基础。2、观察霉的结构特点:长时间连续的**。

先指导观察顺序:先肉眼观察,再使用放大镜观察,最后使用显微镜观察;

为了让课堂更为高效,教师直接回顾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指导了制作霉的玻片标本的方法。其他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均作为“实验提示”告知学生。这样,把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观察。

3.学生开始实验**(实验时间:15分钟)难点一:使用放大镜观察,发现霉的细小特点。

难点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前先让每一位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认真制作切片标本。再进行**实验,在巡视实验中,教师对较难发现的不同物品上的霉的区别加以指导,这时较多学生画出了不同形状的霉。

难点三:以小组实验,设计控制变量实验。

条件组合实验方法。

1、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3、……

在讨论实验方案时,老师要对实验的操作方法加以示范,对实验方法的设定加以追问,为什么这样做,**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结果,以完善方案,保证实验效果。

4.汇报交流。

观察霉的汇报。先实验提示,收拾材料,整理记录表,准备交流汇报。请从霉的颜色,形状、变化,气味有没有生命等方面描述,有哪些新发现?

接下来学生的发言,最后小结:霉是一种有生命的微生物,它种类繁多,颜色形态各异。

三)推测并提出验证方案。

馒头发霉的因素是一个,还是多个?推测理由是什么?怎样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

学生交流汇报。在整个推测和寻找证据环节,学生对同学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互相评价,形成比较完备的实验方案。

四、课后**。

课堂的容量是有限的,但是学生对“霉”的**是无限的。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外落实有效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微小世界,乐于**,科学严谨的精神。

五、教学评价**。

一)阶段性地进行科学阅读,有效补充了学生对霉的认识。

在学生的前概念中,大多数学生认为霉对人类有害无益,教师出示用文本材料进行科学阅读,较好地补充了这一认识缺陷,对霉的认识更加全面。

二)运用比对思维,实现了科学概念的构建。

先让学生肉眼观察说出出印象中霉的样子→小组观察霉的外形结构→汇报交流并与前概念进行对比→学生推测馒头发霉的因素→讨论方案**馒头发霉的条件→课后验证推测。

三)教会学生运用由宏观到微观,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同时,能够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使学生知道即使是他们熟悉的事物也有不为他们所知的秘密,养成主动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愿意解决问题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由外到内,由感性到理性的顺序来观察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

六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 1 3馒头发霉了苏教版

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馒头发霉了 说课稿。尊敬的领导 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宜都市实验小学的肖锋,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中,第三课 馒头发霉了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概述。一 说教材。一 教材分析和教学内容。教材选...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 1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菌。2 能够用图或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3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 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教学重点 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教学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的 性实验。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ppt。学生材料 一次性手套...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馒头发霉了

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 1 能利用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 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 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 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 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5 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6 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