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5《抽屉原理》人教新课标

发布 2023-02-15 18:39:28 阅读 4696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课题:抽屉原理。

科目:数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性别相同。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的存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找出来。

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

本节课借助把4枝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即把m个物体任意放进(m-1)个空抽屉里,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进了2个物体。关于这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摆铅笔操作、自主思考、小组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总结概括能力。

通过本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利用“抽屉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总结规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向学生渗透“模型”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经历“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猜测、验证、观察、分析等数学活动,建立数学模型,发现规律。

渗透“建模”思想。

教学对象:六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提高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感受到数学文化及数学的魅力。

三、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内敛,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引导,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思维特点:知识掌握上,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总结规律的方法接触比较少。因此,教师要耐心细致的引导,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生搬硬套,只求结论,要让学生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游戏激趣,初步体验。

玩“跳圈”游戏:老师在地上画两个圈,请3个同学上来玩。

师:请听清楚游戏要求,我喊,请你们3个人都跳进圈里,每个人必须都跳。听清楚要求了吗?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么跳,总有一个圈里至少有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象,激。

老师背向做游戏的同学喊“预备跳”。游戏完后师述:“我没有看到跳的结果,但我能。

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猜到:不管他们怎么跳,总有一个圈里至少有两个同做了铺垫。学,我猜的对吗?”

你知道吗,在刚才做的游戏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二、操作**,发现规律。

一)经历“抽屉原理”的**过程,理解原理。1.自主猜想,初步感知。(提出问题)课件出示题目:把4枝铅笔放进3个杯子,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请同学们拿出4枝铅笔动手摆一摆,把摆的的结果在练习本上记下来,看有哪几种情况。2.验证结论。

1)请学生进行汇报,列举所有情况。谁来说一说你的放法?第一种:(4,0,0)第二种:(3,1,0)第三种:(2,2,0)第四种:(2,1,1)

还有别的摆法吗?

通过画一画、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图形画在纸上,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用列举法找出四枝。

观察所有的摆法,我能不能这样说:不管你们怎铅笔放入三个盒子的所。

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指着每种摆法具体说明一下。

板书: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总有”是什么意思?(肯定会有;一定会有)

至少”又是什么意思?(最少;不少于)(2)如果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几枝铅笔呢?

想一想怎么放,在桌子上摆一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有方法,观察总结概括出四种方法的共同点,即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让学生充分理解“总有”、“至少”的含义。

生:从这5枝铅笔种拿出4枝,每个文具盒里先放一枝,再把剩下的一枝放在任意一个文具盒里,那这个文具盒里就有2枝了。

师:想一想,这个同学的这种分法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此环节让学生充分体会。

师:是的,这种分法是先把5枝铅笔平均分在4用平均分的好处,用除法个文具盒里,每个盒里放1枝,还剩1枝铅笔,无论算式表示出来,形象直放在哪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观,便于学生理解,帮助用“平均分”将铅笔尽可能的分散,保证“至少”的学生初步建立模型。

情况。你会用算式表示这种分法吗?生:可以用5÷4=1……1

第一个1表示什么?第二个1又表示什么?师板书:5÷4=1……12

3)如果用这种方法,把6枝铅笔放进5个杯子里,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枝铅笔?

为什么?你会用算式表示吗?板书:6÷5=1……12把8枝笔放进7个杯子里呢?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

生:把8枝笔放在7个杯子里,也是总有一个杯展了学生的类推能力,形子里至少有2枝笔棒。

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把100枝笔放进99个杯子里,结果怎么样呢?逐步建立模型边说边板书:100÷99=1……1

这么大的数据,一下子就找到了答案,了不起,你们是不是发现什么规律了?

生说发现:铅笔的枝数比杯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概括得非常好!我们总结出了铅笔数比杯子数。

多1的情况下存在的规律,那如果铅笔数比杯子数多2、多3、多4,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抽屉原理”。1.**余数是“1”的情况。

1)出示例2:把5枝铅笔放进2个文具盒里,不。

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几枝铅笔呢?

你是怎么想的?摆摆看。

学生边摆边说:先把5枝铅笔平均放在2个文具盒里,每个盒里放2枝,还剩1枝,这枝铅笔不管放到哪个盒里,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有2+1=3枝铅笔。

能不能用算式表示你的想法呢?5÷2=2……12+1=3

2)如果把5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几枝铅笔呢?

摆摆看,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分法?

从余数1到余数2,让学生再次体会要保证“至少”必须尽量平均分,余。

生1:我认为至少有3枝铅笔,因为把5枝铅笔下的数也要进行二次平平均放在3个文具盒里,每个盒里放1枝,剩下2枝均分。所以至少有1+2=3枝铅笔。

生2:5÷3=1……2,把5枝铅笔平均放在3个文具盒里,每个盒里放1枝,还剩2枝,再把这2枝铅笔分在两个不同的盒里,至少就是2枝了。

师:一起来分一分,5÷3=1……2,先平均分掉3枝,没问题吧。那剩下的这2枝铅笔一定要放在同一个盒子里吗?把这2枝铅笔怎么分,才能保证有一个盒子里的铅笔数是至少数?

师总结:看来,余数不是1时,要把余数再平均。

分,才能保证至少。

可以用算式记录下来吗?板书:5÷3=1……21+1=2

3)如果把7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里,把11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里,分别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小组内讨论,再请同学说结果和理由,师板书算式。

4)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至少数与什么有关?你有什么发现?

生:不管余数是几,至少数=商+1

三)应用“抽屉原理”,感受数学的魅力。

1初步建模。

我们将铅笔看做物体,杯子、文具盒看做抽屉(板。

对规律的认识是循序。

书物体、抽屉),把m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m﹥n),渐进的。用抽屉原理解决。

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商+1”个物体。这就是有名的。

具体问题进行建模,让学。

抽屉原理”。板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生体会抽屉的形式是多。

这里有一份关于抽屉原理的资料,我们一起看一。

种多样的。看。

2.看有关抽屉原理资料,让学生感受古代数学文化。

抽屉原理”又称“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

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用以证明一些数。

论中的问题,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它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原理。

抽屉原理虽然简单,但应用却很广泛,它可以解答很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3.应用“抽屉原理”,感受数学的魅力。

1)列式计算:10只鸽子飞进4个鸽笼里,至少有几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

师:这里是把什么看做物体?什么看做抽屉?

生:我把10只鸽子看做10个物体,把4个鸽笼看做4个抽屉,用10÷4=2……2,2+1=3,所以至少有3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2)用抽屉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①任意3人中必有2人性别相同,为什么?这里是把什么看做物体?什么看做抽屉?

生:把3人看做3个物体,把性别男、女看做2个抽屉,用3÷2=1……1,1+1=2,所以总有2人性别相同。②六六班41名学生中,至少有4人在同一个月出生。为什么?

这里是把什么看做物体?什么看做抽屉?

玩剪刀、锤子、布游戏,至少有4人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人出的手势相同。

把什么看做物体?什么看做抽屉?

小结:看来,在利用原理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是找准谁是抽屉,谁是物体,然后按照抽屉原理来找寻答案。(3)思考题:

一副扑克牌有4种花色,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从中随意抽牌,问:至少要抽出多少张牌,才能保证有2张牌是同一花色的?

在这道题中,谁是抽屉?谁是物体?

4种花色看做4个抽屉,至少数是2,要求的牌是物体,(2-1)×4+1=5张)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五、课外作业。

课本73页练习十二第题。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抽屉原理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至少数=商+1

九.教学反思。

抽屉原理”应用很广泛且灵活多变,可以解决一些看上去相当有趣的数学问题。但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抽屉原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不知道把什么看做抽屉,把什么看做物体,这对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通过课堂实践,感受颇深,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几下几点可取之处:1.情景创设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

课前的跳圈小游戏,简单却能真实的反映“抽屉原理”的本质。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

2.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学生由简单的商1余1的实例入手,逐步探索复杂的商m余n情况下的至少数的求法,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了抽屉原理的含义,掌握了至少数的求法,并能够用抽屉原理解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渗透了建模思想。本节课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恰当引导,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

在活动设计中,我着重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4枝笔放进3个杯子”的结果早就可想而知,但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想一。

想、议一议的过程,把抽象的说理用具体的实物演示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发现并描述、理解了最简单的“抽屉原理”。在此基础上,又通过问题“把5枝笔放进3个文具盒,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几枝笔”“把8枝笔放进3个文具盒,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有几枝笔”,进一步引导学生继续探索物体个数比抽屉个数多2或其它数时会有的结果,同时,通过活动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归纳出求至少数的一般方法。

4.重视同学间的相互帮助,课堂生成处理的不错。比如李欣鸿在操作“把5只铅笔放在4个杯子里,至少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几只铅笔?

”没有理解“至少数和平均分”,我没有直接告诉她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而是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帮助引导她理清了思路,理解了知识。

5.练习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应用原理解决问题”环节里,我设计了一组简单、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体现了“数学**于生活,又还原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回顾整节课我觉得学生对简单的“抽屉原理”本质理解的很透彻,同学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和算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本节课师生都一直在用“总有……至少……”这样的关联词语来叙述,语言饶口,有时我也没有完整的叙述内容;还有由于自己的技术问题,课件中设计的动画存在一定的缺陷,不能让学生直接从课件中看到至少数和商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抽屉原理 教学设计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一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六年级下册第 页,例1 例2.二 教材分析。抽屉原理 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向学生介绍 抽屉原理 通过 说理 的方式来理解 抽屉原理 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加以 模型化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 教学设计。星光小学张良军。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数学广角 抽屉原理 教学方法 1.借助学具,学生自主动手操作 分析 推理 发现 归纳 总结原理。2.适时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和假设法进行比较,并通过逐步类推,使学生逐步理解 抽屉问题 的 一般化模型 3.引导学生构建解决抽...

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屉原理》教学设计与分析

抽屉原理 教学设计与分析。2011年11月获全国小学数学录像课评比二等奖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教科书第70页例1 及其 做一做 教材分析 1.地位与联系。抽屉原理 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通过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作,使学生在理解 抽屉原理 这一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