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六年级数学基于课标教学设计乔爱民

发布 2023-02-15 14:38:28 阅读 5312

3、圆的周长能算吗?如果知道了计算的公式能不能算?看来很有必要研究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圆的周长。(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4、猜想:你觉得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2)测量验证。

1、师生交流:圆的周长如何得到,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它的周长呢?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

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

2、①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里。

观察数据,对比发现。

提问: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

3、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秘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学生动手计算:把每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填入书中**的第三列。

提问:这些周长与直径存在几倍的关系,(3倍多一些),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3倍多一些。到底是三倍多多少呢?引导学生看书。

3)介绍圆周率。

1、师:任意一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来表示,用手指写一写。

2、圆周率是怎样发现的,请同学们看课本小资料。

3、小结:早在2024年前,祖冲之把圆周率算到了3.1415926和3.

1415927之间,比外国人早了整整一千年,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数学史的巨大贡献,今天,同学们自己动手也发现了这一规律,老师相信同学们当中将来也会有成为像祖冲之一样伟大的科学家,根据需要,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的?两个数相除又可说成是两数的比,所以这个结果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这个比值是固定的,而我们现在得到的结果有差异主要是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有误差造成的。那圆周率的数值到底是多少呢?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强调∏≈3.14,在说的时候要注意是近似值,写和算的时候要按准确值计算,用等号。)

4)推导公式。

1、到现在,你会计算圆的周长吗?怎样算?

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表示d直径,字母公式怎样写?(板书:c=∏d)就告诉你直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

3、知道半径,能求圆的周长吗?周长是它半径的多少倍?

4、交流归结:c=2∏r,即半径乘以2,再乘以圆周率等于圆的周长。

5)出示例一师生交流计算方法:

3.14×20=62.8(m)

3.14×0.5=1.57(m)

62.8÷1.57=40(周)

答:略。三、课堂练习(学生演板,师生评价)

1、一张圆桌面的直径是0.95米,求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钟面直径40厘米,钟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四、评价设计。

1、出示圆的学具学生说出(或)划出圆的周长。(小组交流评价)

2、述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半径的关系和来历。(小组交流评价)

3、结合“课堂练习”进行评价。

五、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等于它的直径乘以圆周率。

cdc = 2 ∏ r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标梳理

一 课程目标。根据 数学新课程标准 的要求,结合小学数学学段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情,制定本学期的课程目标 1 数与代数。能够理解 负数 的意义,熟练的运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解比例的方法,理解解比例的依据。会说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

扬州市江都区嘶马小学丁鹏。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总复习 综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简单几何图形的操作,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操作能力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树立学习与生活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设计 课

统计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 6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 使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简单 解释统计结果。2 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总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3 理解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