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风从哪里来》

发布 2023-02-13 12:35:28 阅读 8837

14.降落伞。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教学目标】1.能够设计实验**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2.了解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因素。

3.知道是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大小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4.具有合作与参与的意识、主动交流与分享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猜想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教学难点:运用已有的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学具】

材料相同大小不同的伞面、绳子、夹子、剪刀、双面胶、记录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老师这里准备了两段录象,请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中国跳伞女兵演习录象。

2.同学们,欣赏完这段录象,你有哪些感受呢?

3.请同学们再欣赏一段“神舟9”返回舱打开降落伞的实况转播。

4.交流导入。

师:返回舱一共打开几个降落伞?

生:一共打开3个降落伞。

师:为什么要打开这么多降落伞?

生:为了使返回舱能够安全着陆。

师:同学们,这两段录象精彩吗?

生:精彩!师:老师期待课上同学们的表现会更精彩。

师:这两段录象中,人或物体从高空落下时,都使用了哪种工具?

生:降落伞。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研究……

生:降落伞。

二、**讨论。

1.观察发现。

师: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认识降落伞,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

出示“运动翼伞”、“投物伞”、“航天**伞”、“新型伞兵伞”的**。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你有哪些发现?

生:降落伞上面都有一个面。

师:这是伞面。

生:降落伞上都有一些绳子。

师:这是伞绳。

生:绳子下面都有人或物体。

师:因为他们都由绳子悬吊着,所以叫做悬吊物。

生:降落伞都是利用空气阻力实现缓慢下降的。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伞面、伞绳、悬吊物是降落伞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些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想不想自己亲手做一个“降落伞”?

生:想!2.动手操作。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窍门,为保持材料的完整性,可以将细绳用胶布粘在伞面上。悬吊物可以直接用细绳系起来,用5分钟时间能完成吗?

生:能!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参与其中。

3.亲身体验。

师:同学们都已经做好了“降落伞”,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呢?

生:想亲自放飞自己的“降落伞”。

教师出示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为便于观察,小组内同学一起放飞;

放飞中不仅观察自己的“降落伞”,也要同别人的“降落伞”比一比;

观察“降落伞”的运动,准备交流。

学生放飞自己的降落伞。[小学教学设计网更多科学教学实录]

师:通过亲自放飞,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个“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

4.交流猜想。

师:那么你能猜想一下哪些因素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快慢吗?

生:可能和伞面的大小有关。(板书:伞面大小)

生:可能和伞面的材料有关。(板书:伞面材料)

生:可能和伞绳的长短有关。(板书:伞绳长短)

生:可能和悬吊物的轻重有关。(板书:悬吊物轻重)

师:这都是我们观察以后的猜想,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小组讨论,选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设计出实验方案。

我的实验方案。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主题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汇报。(留足思考时间)

教师了解到第1小组研究伞面大小,第5小组研究伞面的材料,而小组都是研究悬吊物的轻重这个变量。

师:没有小组研究是否与伞绳长短有关,说明有难度,哪个小组能够勇挑重担呢?

第小组改变意见研究伞绳长短这个变量。

师:请小组长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材料盒,小组合作再次制作“降落伞”。

小组合作,教师参与。

师:亲自放飞,重点观察小组内的两个“降落伞”的下降速度,验证你的猜想。

集体交流,是否验证了你的猜想。

三、联系实际。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降落伞,那你知道在哪些地方能用到降落伞吗?

学生汇报。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五、拓展活动。

师:我这里有一个鸡蛋,但你不要把它当作鸡蛋,你把它当成是“神舟六号”返回舱,请同学们制作一个“降落伞”,要保证这个鸡蛋能安全着陆。

学生设计出制作方案,集体交流。

师: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的方案,制作出这个“降落伞”。

师:同学们,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

1)情境的创设是科学课的开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很好地让学生观察到受课堂限制而不易观察到的现象,从降落伞的作用导入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它的研究兴趣。

2)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对于没有小组研究的伞绳长短这个因素,教师这里运用了激将招标的方法,既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热情,同时也保证了每个因素有小组研究。

3)预设是科学课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与生成相辅相成的,我们一方面既要保证课堂**的大方向,这就需要预设,另一方面我们也期望孩子们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研究,这就需要生成。提供给孩子有结构的材料,这就是预设,这里的预设目的有二:一是为了让孩子们发现问题,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不一样;二是为了隐藏一些影响下降快慢的一些变量。

东沙河镇中心小学安刚。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下册《风从哪里来》教案

风从 来。练塘中心小学朱艳215551 适用于小学三年级 一 活动目标。1 实践意识的培养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自己去寻找各种答案。2 动手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从事实验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相信真理来自实践和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二 活动方式与方法。1...

青岛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风从哪里来 1

课题 13 风从 来。年级单元课第。六学科。科学。教师。周燃。总序号。第三单元第二课第几课时一课时。1 科学 能从 这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 等角度对自然界中的风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 的问题 能对提出的有关风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风的成因做假设性解释 能提出 活动的大致思...

六年级科学下册风从哪里来1教案青岛版

青岛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13.风从 来。教学目的 1.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2.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能力。3.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学难点 理解自然界中风的成因。教学准备 1.准备有关自然界中风的成因实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