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教材使用困惑 回复

发布 2023-02-11 20:27:28 阅读 9918

六年级。

教材有些内容偏难。有的知识面涉及广,难点也多(如自行车里的数学、设计运动场、画出自己家房子的平面图等);由于题型开放,对很多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

1.课本出现数据不合理,让学生在计算的中间步骤出现除不尽的情况。(如课本第37页第4小题)

由于圆锥的体积涉及到三分之一的因素,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时,在中间环节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取两位小数即可。因为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精确计算(也没必要精确计算)的实际问题,圆周率采用的也是近似值。教师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是否使用了正确的公式,是否正确计算(例如,假如最终准确结果是31.

6578,不要算成3.16578或316.578或别的很离谱的数值)。

至于最终结果取近似值的问题,评价尺度可适度放宽,尤其在题目没有明确要求的情形之下。

2.练习跨度大,难度大,没有配套练习。(如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材编排的练习题有的很难计算。(如:上册练习二十的第题,下册第15页第15题,第37页的第4题)

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配套练习是练习。

八、练习九。到了六年级,对于数据较大的计算,应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这也是课标所提倡的。

3.个别题目数据大,计算量大,增加了学生的计算难度。(如课本第30页第15小题,第36页第11小题)

同上。4.个别题目问题要求不明确。(课本第37页第3小题)求布套的布料,图中看不出求几个面。

这个有可能是插图绘制的问题。一般而言,布套是没有上盖面的。

5.课本第34页例3,最后要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但例题中间第一个小问题就把中间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前面已经回答过。

6.特别遇到圆锥体积计算,经常出现除不尽的情况,要化作分数又麻烦,增加计算难度。(如课本第37页第4小题)

前面已经回答过。

没必要化作分数来计算。

7.比例尺的配套练习中没有出现放大的比例尺的相关练习。

由于常见的比例尺是缩小的比例尺,因此放大的比例尺的相关练习占比确实不高,但也不是没有,例如,第56页第4题七星瓢虫的问题就属于放大的比例尺。

8.第36页练习六第8题:小明家去年秋季收获的稻谷堆成了圆锥形,高1米,底面直径是2米。

1)这堆稻谷的体积是多少?

2)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650千克,这堆稻谷重多少千克?

3)小明家有0.25公顷稻田,平均每公顷产稻谷多少千克?

4)如果每千克稻谷售价为2.8元,这些稻谷能卖多少钱?

请问:这道题中没有要求得数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体积是立方米,这样给下面几个问题的计算带来很大的不便。这堆稻谷重千克。

平均每公顷产稻谷千克。这些稻谷能卖元≈1904.93元。

我在教学中是让学生把稻谷的体积保留两位小数,这样后面的计算就容易多了,不知可否?

前面已经回答过。到了六年级,这样的计算方面的细节问题不应成为让教师如此纠结的问题,尤其不要简单地把学生的不同取值以“对”或“错”来加以评判。事实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哪个更精确之分。

评价观念应该适当改变。

1、课本里面的部分例题没有规范的格式,例题与例题之间的跨度较大,配套练习量不够,例题的回顾与反思的内容比新知识更难接受。如《百分数(二)》第12页的例5中的“回顾与反思”。

还是应更多关注“问题解决”应该着力于提高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理解“回顾与反思”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而不是把眼光停留于一些“套路性”的东西。

2、《百分数(二)》第16页“生活与百分数”:活动4给出了2024年的银行存款利率,让学生调查教育储蓄利率和国债利率,学生调查最新利率,因此没有可比性。另外,教育储蓄的利率和定期存款的利率一致,取消利息税后,教育储蓄没有优越性,跟定期存款一样,个人认为这个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例5难度太大,中下层生很难接受;第15页第12题有关于理财方面的题目数字比较大,学生难以理解,计算起来比较困难;第15页第14题问题不够明确,“现价跟现价比”或“现价跟原价比”都对;

第16页“生活与百分数”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只是举了一个样例,学生调查时,当然应该调查最新的利率而不是教材上的利率。取消利息税后,教育储蓄的优越性确实不够突出,但仍和定期存款有不同,例如,教育储蓄进行零存整取时,采用的是整存整取的利率。

例5,据我们了解,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解决的。

第15页第14题,问题确实容易产生歧义,明年准备修改成“两个书店的价钱相差多少”

本单元的内容,更偏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有意识鼓励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如第15页第12题关于理财的问题、第16页的“综合与实践”活动。现实生活中的金融问题复杂多变,但学生应学会找出这些现实问题背后的数量关系,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加以解决。由于现实情况变化很快(如一会儿有利息税,一会儿又没有了),而教材是静态呈现的,因此,除了教材上所举的例子,教师也可以适当加入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实例,也可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

如果因为现实情境稍加改变,学生就束手无策,恰恰说明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

3、《百分数(二)》第12页的例5中把答语编在“回顾与反思”中,这样不利于学生答题的完整性,如果把答题编在“分析与解答”的结题后,则更利于学生日后答题的规范性。

答语是一个结论,在“回顾与反思”之后确信问题解决的所有过程无误了再下结论或许更合适一些。

4、《圆柱、圆锥》出现了很多难度较大的题目,配套练习不够,且综合性较强,而且计算的难度也很大。如内圆外方和外圆内方这样的知识对于中下层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

关于问题解决,重点不是使用了怎样的素材,而是关注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了哪些方面的能力,如内圆外方、外圆内方的问题,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找正方形的边、对角线和圆的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解决完具体的问题之后,学会寻找一般性的关系,形成合情推理的意识和能力。至于圆的面积计算、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都是学生已学的知识。

5、《圆柱和圆锥》练习七是不是应该增加有关于用解方程的方法求体积的题目;第24页第11题要将路灯柱漆上白色的油漆,要漆多少平方米?这道题的表述不够清晰,到底是要要求整一个还是要求圆柱的侧面积而已,计算的数据太大。第30页第15题这个很难发现也很难比较大小。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本身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判断在解决实际生活中圆柱的表面积计算时,需要计算哪几个面,而不是死记公式,生搬硬套。如第24页第11题,路灯柱漆油漆,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当然应该可以判断出只会漆侧面。第30页第15题,本身就是星号题,不作统一要求。

判断时,需要通过计算,而不是靠“发现”就能判断的,但不需要计算出具体数值(圆周率不必参与运算)。

6、《比和比例》第42页例3和例2两个例题应该交换先后顺序,练习8的配套联系不够。第47页正、反比例关系中字母式子是不是要强调k一定。第48页做一做**不配套,图不但没意义,还会混淆视听;第53页例1与例2的跳跃性太大,例3的知识点太多,这个单元的练习画图量太多,比例尺的练习比较少,各种量的求法练习不够,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没有对应练习;第57页练习十第9题有关于球场的底线和边线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第58页第10题和第12题这样的题较难,学生没有参照物。

第42页例3和例2为什么要交换顺序?不明白。是因为例2是有情境的,例3无情境?

事实上,例2是以比号形式出现的解比例,而例3是以分数形式出现的解比例。正、反比例字母式中的k一定是要强调的,但因为有前后文的语境(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在公式中就没必要出现了,这也是审查过程中审查委员要求删掉的。第48页“做一做”的插图虽然只是个配图,但也不太会“混淆视听”吧?

第53页例1是已知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求比例尺,例2是求实际距离,例3是求图上距离,教学层次分明,每个例题的目标明确。第56页第3题第(2)小题就是把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的配套练习。第57页第9题,球场的底线和边线也算是一个生活常识吧?

如果数学教师不了解,可找体育老师了解一下,教材上的内容本身就强调学科综合性,当然,也不要求数学老师了解了所有素材才能教学,大家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第58页第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计算能力,比较综合,确实对学生要求较高。

7、有关于放大与缩小的内容,如果先放大再平移是不是要画两个图还是要画最后一个图就可以。

最终只留一个图即可。

1、”负数” 这部分内容没有提及“比较负数的大小”以及“比较整数与负数的大小”这些内容,教材这样编排往往会让教师把这部分内容忽略掉。

课标上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也希望教学时不要随意拔高要求。

2、个别题出现的数据较小,计算过程麻烦且单位互换麻烦,如练习二第15题,练习七第3题。

关于计算的问题,前面已经回答过。麻烦不等于难度大。

3、由于教材调整使每个单元内容增加许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教材给教师的空间较大,再加上教师教学用书没有详尽分析,给教师教学造成较大难度,一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解题方法再教材中没有呈现,教材所呈现的重点、难点不好把握。

这个问题比较宏观,不太好回答,呵呵。

4、例题中的题型少,解决问题里的例题大都以一两步简单题型出现,与习题有很大的跳跃。比如六(上)不管是分数乘法还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都是以一步例题出现,也没出现连乘连除或乘除混合的题型。

六上用分数乘法、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多步问题,比如,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已经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两个未知数的和倍、差倍问题,不给出具体工作总量的“工程问题”。

5、某些内容层次编排不够合理。例如,六(下)比例部分,百分数中“折扣”之后是“成数”、“税率”和“利率”三大块的内容,最后又回到折扣的解决问题。又如“比例解决问题”教学不是直接衔接于正反比例意义的教学之后,而是在两者之间插入“比例尺”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两个大块的内容,使比例的意义不能得到进一步地分析和及时地巩固。

百分数(二),先教学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基本概念、基本应用,再编排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非常规问题”,只是这个问题的素材恰好是折扣而已。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归一归总问题都是比例知识的直接应用,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中也同样要用到正、反比例的知识,例如,比例尺一定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图上距离一定时,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正反比例。并非只有归。

一、归总问题中才用到正、反比例的知识。

四年级教材使用困惑 回复

四年级 1 教学内容偏多。教材中一共有十个单元 其中一个是复习单元 和一个实践综合活动。按本学期校历计算,平均1.5个星期就要测验 评卷一次,教学时间非常紧迫。2 教学难点相对集中。在上半学期教学任务中,集中了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 运算定律 第三单元 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单元 等三个教学难点。...

六年级英语困惑

六年级英语。三星小学秦素萍。一 在英语教学中的困惑或问题 1 如何使整个英语课堂活而不乱?2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其整节课都保持积极的状态?3 用什么办法让学生牢记单词并能灵活运用?4 面对现在学生层次多的情况,到底怎样在一节课中很好地兼顾优 差生呢?5 用什么办法让那些 潜能...

六年级语文复习困惑

人民小学六年级语文归类复习中存在的困惑。六年级语文教师。时光如流水,转眼间,即将面临毕业考试。六年间,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我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一 生字词的教学。生字词的教学到了高年级虽说已经不作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