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材解说稿

发布 2023-01-23 22:51:28 阅读 6528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解说教材。文底小学。

田春红。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解说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解说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

下面我先就今天的解说流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我的解说流程是:1、体例安排。2、教学要求。3、编写意图。4、教学策略。5、单元教学设计。

1、体例安排。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共12个单元,其中第7单元《地名》为开放单元,其余为主题单元。每个单元都安排了2-3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语文天地里面又包括,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金钥匙等5个部分。

2、教学要求。

每个主题单元都安排了2-3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主题课文要求同学们在阅读中,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通过讨论完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读懂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内涵。

语文天地日积月累部分要求同学们主动识字,认识210个汉字,正确书写180个汉字积累名言警句。学习有条理的具体的表达语言。开卷有益部分要求同学们巩固学习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畅所欲言部分要求同学们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笔下生花部分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写出有根有据,由中心内容具体生动有条理的习作。金钥匙部分继续对同学们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进行指导。

3、编写意图。

本册书的编写:

1、提高了阅读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

四年级教材对阅读的要求高了,比如课后的思考题都是两个,既涉及课文内容,又涉及表现形式;每单元课文中都插进了金钥匙,意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如《孔子和学生》一课共有两个课后题,第一道, “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是老是对自己的教育。”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个问题是对针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也是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之所在。第二道题:收集孔子语录,背一背,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金钥匙则提出“阅读时有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交流,可以把它们写在自读笔记中。”这里既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又指导学生怎样记自读笔记。这样不断地渗透方法、指导阅读,从而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

2、增加了自读篇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

“语文天地”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大多由三年级的一篇增加到两篇,如一单元“师生”安排了《爸爸的老师》和《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还有二单元、四单元、五单元、六单元、七单元、十二单元也都安排了两篇拓展阅读,当然也有的只安排了一篇,如三单元“民族之花”只安排了一篇《做客喀什》,还有八单元,九单元,十单元,十一单元也都只有一篇拓展阅读,但篇幅都明显加长了,如《诺言》这一篇短文,足足有四页多,“桥” 这一单元后面的拓展阅读就有六页半之多。这正是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实际适时拓宽阅读面,以丰富学生对阅读积累。

这些都是弹性掌握的内容,给教师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在信息时代,阅读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阅读能力 ,而教材恰恰是为学生推荐了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篇目。教学时可以根据兴趣和需要把某些自读课文作为主体课文教学。

3、加深了课文内涵——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七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主题涉及的空间更大,如“收获”、 大与小” “民族之花”“地名”“金钱”“规则” 等,已不再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已经显示出学生需要思考更深更广的问题,要在历史的和社会的背景下理解课文;更多课文的内涵有了深度, 而且从题目还不大看得出来,比如《落花生》《美丽的集邮册》,《孔子和学生》等,阅读时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需要教师和学生深入开掘; “地名”、“方寸世界”等单元蕴含了深厚的文化,阅读时需要结合一定的背景来理解。

比如《大与小》单元的《三颗纽扣的房子》中有这么一句话内涵极为丰富,“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世界就能变得更加美好的道理。对这些内涵丰富的文章,教师应重视让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读有所悟。

4、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在第二单元语文天地的金钥匙中提出:自读时,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问别人,在四单元“收获”中的《拾穗》一课,课后为学生呈现一段关于米勒的资料,我在引导学生阅读资料的同时,就告诉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能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帮我们更好的课文内容,进一步加深搜集资料的意识,然后根据所学内容的需要安排学生搜集资料,并教给他们方法及途径。

在学生学会搜集资料后,七单元的金钥匙中提出,“查找到的资料很多,有的有用,有的用处不大,有的也可能不准确,要注意筛选。”在这里又教学生要学会筛选资料,删去没用的,不准确的,留下有用的准确的为自己所用。

四、教学策略。

1、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作用。

2、用好金钥匙,学好阅读方法。金钥匙的阅读指导要有一定的层进性,注重方法的积累 。对于学过的阅读方法要勤整合,勤积累。

3、学生在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求学生记好摘录笔记,拓宽知识积累。

4、要求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

五、第三单元“民族之花” 教学设计。

设计的意图: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情感,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1、单元说明:

爱我中华》是一首歌词,这首歌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中国结》表达了中华儿女“同根生”与心连心凝聚的浓情。

草原》勾画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感人场景,表现了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最后是语文天地,也同样分为日积月累、开卷有益、畅所欲言、笔下生花、金钥匙五个部分。

2、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2)、学看课文题目猜想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3)、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4)、培养学生辨析音近字、同音字和抄录精彩句子的摘抄习惯。

5)、学习整理分析搜集的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6)、学习修改习作的方法:自己朗读或请别人修改。

3、教学方案。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针对学生实际,我采用如下教学策略:

1)、明确“语文天地”与主体课文同等重要,做好单元备课,就是做好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把“语文天地”的学习活动与课文学习紧密结合起来。

如:单元教学整体方案设计。

第一步教学《爱我中华》完成摘录笔记。教学“金钥匙”和“日积月累”第三题。

第二步教学《草原》完成摘录笔记。完成“日积月累”第2题。

第三步教学《中国结》,完成摘录笔记。教学“”畅所欲言和“日积月累”第4题。

第四步自读《做客喀什》。指导“笔下生花”

第五步评改习作。

2)、利用好“丁丁”和“东东”两个人物,把金钥匙的学习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中国结》一文后的金钥匙提出,“看到文章题目可以先猜想文章的内容,读的时候再对照印证。”这教给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从题目入手,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读读题目,猜猜文章可能讲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不急于肯定谁的对,谁的不对,而是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去印证,学生读完课文后,诉说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加以引导、整合,学生很快就弄清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平时的阅读课上,也要求学生按这种方法去做,每读一篇文章,读之前可以先猜猜文章可能写了什么,然后再读,边读边想,看看你猜的是否准确,读完后再回过头来,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长此以往,上课时,概括主要内容这一环节进行起来比起以前真是容易多了,课堂教与学的感觉就轻松多了。

(3)、记好摘录笔记,拓宽知识积累。

北师大教材重视阅读,强调积累。四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开始,安排了“学写摘录笔记”,第一单元金钥匙教学生学写摘录笔记。摘录的内容可以是重点词句、生字新词、有用的信息资料和精彩的句子(不见得是文章的重点句),还教了格式。

因为我们是语文教学,摘录的重点在积累语言材料。摘录有用的信息资料是所有课程应该学会使用的学习方法。从第二单元开始, “语文天地”中 “日积月累”中的摘录笔记”, 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一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字、词、句的能力,培养学生写摘录笔记的习惯。

教学每课时都要求学生必须记好摘录笔记。

(4)、品词析句,加强理解和感悟,朗读升华,品味精彩。

教学《草原》时,当学生交流到“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一句时,学生这样品味到:“我觉得这句写得非常美,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这里的色彩清丽、雅致,带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怎不叫作者惊叹舒服呀!”我相机引导:

“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学生这样回答:“我发现了,是‘绣’!

”就在这时,我再次深入:“在什么上面才可以绣?怎样绣的?

为什么用“绣”?学生通过反复的读悟,终于感受到了“绣”字的魅力:草原就像碧绿的地毯,柔软而舒服,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还在不断变换,极具动态美感,极具生态美感,感受到了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此时,我小结:置身于这样的草原,面对这番美景,作者才会由衷地地感慨——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文本的意韵、情感往往就这样通过独特的设计、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教学时只有对语言文字具有敏锐而又丰富的感悟能力,才能心领神会,引起情感共鸣。在教学我就是这样一步步教会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

然后通过朗读,使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抽象模糊的感情变成了生动真切的体验,融情入境,引人入胜,获得丰富的美感。感受文字背后的精彩,积淀学生的语感。

5、作文教学,单元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鼓励学生说真话,尊重他们的想法,教给习作方法及修改方法。利用多**教学,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认识我们的祖国,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安排随文练笔,设计课堂练笔。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完成习作后及时将学生的习作展示,指导评改。

我的解说到此结束,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

四年级教材解说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上屯小学赵金霞 万紫千红装春色研读课标把方向。尊敬的各位评委 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解说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我从本册教材分析和单元教材分析两大块来解说。1 本册教学内容。在数与代数中编排大数的认识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空间与...

人教四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稿

四年级上册教学解析。我们直入正题,首先来看一下两版本教材的内容变化。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印象 优化大数认识的编排结构,突出文化特色,提供丰富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1.增加了 你知道吗 的版块和 整理和复习 3.计算工具的发展原来是阅读资料,现将其作为正文,以 形式,配以...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研说。一 说课标。阶段目标。要求学生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一定速度的默读 性阅读 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能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总的说来让学生学会在学习语文方面自主 合作学习 实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