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材

发布 2023-01-23 22:24:28 阅读 8313

四年级下册共有10个单元,这是修订前后的对比,红色部分为变化内容。接下来咱们按单元顺序一起学习。由于时间的关系咱们主要看看变化特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三、编排变化与特点1.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前七册的学习已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这次对以前的知识做较为系统的总结,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整数四则运算也是将来学习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在具体编排上充分利用已有的加、减、乘、除的知识,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呈现。例1是加法的意义。

通过1个简单实际问题,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后面的减法、乘、除法也是这样编排的。例1的第二和第三小题是关于减法意义的编排,然后结合加、减法两种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教学。

四则运算的意义的编排是从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从而抽象概括出加法、减法的意义。是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例2关于乘法的意义,通过插花这个事件,抽象出乘法算式,进而概括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编排变化是突出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四则运算很熟练了,到了四年级从更高的层次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和总结。比如,0的运算,就是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理。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掌握运算顺序通过梳理和总结更加完善了。例5是解决问题,也是新教材编写中的一个特点,渗透优化思想,和解决问题一般步骤的整理。

第二单元是观察物体, 编排的特点与变化,1.重组知识内容,突出承上启下的作用。例1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几何组合体,这是从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移来。

例2,有三个几何组合体,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是新编内容。我们从从全册教材来认识知识的前后联系,二年级上册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积木)。四年级下册就是那些。

五年级下册是根据给定的观察到的一个面的形状,摆出4个、5个小正方体的立体拼搭形状,使学生感受到:从一个角度观察到的形状,不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形状;随着所用小正方体块数的增多,拼搭出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数量也增多。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图形,让学生摆出所观察的图形。

从整体看观察物体分三个层次,二年级为第一个层次,就是观察实物或者是单一的几何体,四年级下册是观察几何组合体,都是正向观察,第三个层次就是五年级下册给出观察到的形状摆出几何体,就是逆向思考了。第二个特点是呈现清晰的活动要求与程序。从例1和例2来看,摆一摆,连一连,看一看这些活动用语为师生活动提供了清晰的操作程序。

第三个特点是设计多种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例1是观察活动,像把观察的物体画出来就是操作活动。除了操作和观察,教材还对学生提出了更高一些的要求,6和7就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后要从头脑中进行组合、拼搭然后形成表象,需要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和推理。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一共有两个内容,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我们来看编排变化与特点,1.集中编排,突出整体。

教材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计算还让学生通过一些计算来发现规律。例1、例2是加法的运算定律,例4是减法的运算定律,穿插在加法运算定律的学习当中。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乘除法也是,例是乘法运算定律,例8是除法的性质,这样编排让学生对运算性质的认识更加完整。第二个变化是。结合情境,突出意义。

所有的定律和性质都配有情境或背景,让学生通过这些情境对认识定律的意义提供一个支撑。加法的,提供一个李叔叔骑行,乘法提供的植树活动,为学生对定律和性质在形式上和意义上的理解提供帮助。这点在练习中也体现出来。

第三个变化是关注结合,突出价值。 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内涵。第四个变化是体现灵活,突出思维。

本单元突出计算与简便结合起来,提倡方法的多样化,例8就是提供两种思想方法的计算既可以把12分解成3乘4,也能分成10加2。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编排变化与特点。

1.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大家知道小数实际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从十进分数开始,例1通过小数是十进分数这个角度来理解小数的意义的,明确分母是这样的分数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它的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借助常用的10进制的计量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个特点是改进了“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表述。

实验教材是这样表述的,修订后在两句话之间加了一句话,加上这句话就更明了。例2和3就是分别教学小数点变化,解决扩大缩小的问题,后面的练习也体现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作用。第三是突出法则、规律等内容的提炼。

如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性质,比较大小的方法等。编排时主动让学生对这些规律进行探索和提炼。比如求近似数时,采取对话的方式,呈现比较清晰的过程,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提高概括能力。第四个变化是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小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教材设计时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教学小数意义时安排了测量活动,还有商品标签,跳远比赛的成绩等等。

第五单元是三角形,编排变化与特点1.突出了三角形稳定性的数学本质。在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中除了和实验教材中让学生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做对比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还安排了一个探索活动,分别用三根或四根小棒来摆三角形和四边形。

让学生知道用三根小棒只能摆出一种三角形,四根小棒可以摆出不同的四边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三角形的三条边确定后,它的形状就确定了。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突出稳定性的数学本质。

第二个变化是按照课标的要求,增删了部分知识点。原来的教材在认识三角形后,安排了一个图形的拼组,这次去掉了这个内容,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新课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建造一些图形,进行拼图。

所以,修订教材在一年级图形的认识之后已经安排用这些图形进行一些拼组活动。第二个原因是,本单元是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性质,**三角形的数学特征,三角形的拼组活动和三角形的特征关联性不大。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知识点,像例3在探索三角形三边知识之前通过探索小明的上学路线,明确所有连线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并且明确给出两点间的距离,这是增加的。

另外学生对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过后,给出了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和斜边的概念,让学生探索直角三角形的一些数量关系,丰富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认识。第三个特点是3.淡化了对三角形按边分类。

实验教材明确按边分和按角分,修订中淡化了这个内容,原因是,按边分对于学生比较难,容易分类不清,安排上仅通过小精灵的话,观察一下,三角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没有提出分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来发现认识边长特殊的一些三角形,像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同时让学生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就可以了。第四个变化是4.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比如让学生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的活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以后在做一做中编排了这样一道题,已知三角形中角1是140度,角3是25度,求角2的度数,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推导。例7是利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经验来探索四边形内角和,探索中渗透了一些转化的思想,练习中进一步让学生探索五边形、六边形内角和,体会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多边形内角和的关系,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这单元的编排变化与特点1是增加了小数加减法的例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验教材中小数的加减法只有一道例题,修订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专门教学加法,例2专门教学减法,这样处理使教学目标更明确,突出了重点也分散了难点。例1主要教学两位小数的计算,通过小女孩的提示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然后再迁移到减法的计算上。

例2是个难点,数位不同的小数相加减的竖式计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小数的位数不同,学生可能会把小数的末尾对齐这种情况,第二个难点是被减数8.3的百分位上没有数字,就要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为上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添上0就能够加减了。例3也一样,从一步加减到加减混合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获得更多的小数加减计算的更多体会,为学习运算定律打下基础,例3的第一小题是连加,第二小题是连减,呈现了两种算法,也就是算法多样性,也渗透了一些减法的性质。

第二个变化是。突出了不完全归纳法在探索规律中的作用。实验教材直接通过一个例题告诉学生,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没有探索的过程,修订版是通过几组算式,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来发现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这样既与前面的探索思路相一直,同时也为分数的运算定律打下了基础。

并且教材还安排了例4突出了整数运算定律适用于小数并使运算简便的作用。

第七单元图形的变化,有两个内容,轴对称和平移。

接下来我们看看编排变化,1.删繁就简,突出轴对称的特征。实验教材中呈现了较复杂的实物图形,不便于找到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点,修订教材主要呈现一些简单的图形,简洁明了,便于学生**。

例1中实验教材给的是一棵大树和两棵小草,修订后去掉了小草,集中展现松树各个对应点之间的关系,并且给出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和表示方法,突出了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同样在例2当中,实验教材给出的图形有房子、门、窗等,修订版给出了一个简单的五角星的一半,显得简洁,突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另外还增加了对称轴斜置的情形。

这是选作题让学生通过补充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加深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第二个变化是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应用。

增加的例4就是利用平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平移和转化思想,把一个不规则图形经过剪切拼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既巩固了平移又渗透转化的思想,为面积的学习做了个铺垫。

第八单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有两个内容 1.平均数2.复式条形统计图。

编排变化有三个方面1.突出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更加突出统计含义,像例2的编排改变了原来的编排方式,实验教材是两个篮球队,人数相同,对他们的身高进行比较。

修订教材是两个队进行踢毽子,人数不同,不同人数要比较数量多少用总数比较不太好了,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平均数来比较的必要性,虽然女生队的踢毽总数少,但是平均数大于男生队。从中反映出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的数量,习题中这样的例子也不少,像第2和4题突出的是平均数的作用,第三题通过平均数与一组数据的对比进一步巩固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在辨析中理解,一些习题也反映了平均数的局限性,也是他的缺点,容易受极端数据的的影响,像第六题和17题从正反两方面感受平均数的优缺点。复式条形统计的编排2.

体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丰富其呈现形式。学生前面已经学过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图,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从而形成复式统计图。在呈现复式条形统计图时特别突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便于比较两类事物的特点。

与单式统计图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他们的区别,并且通过下面的提问凸显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从形式看也是多样化的如,横向的、两类事物重叠在一起的,让学生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存在的多样性。第三个变化是注重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如第五题通过呈现2006到2024年**用户的使用情况让学生知道固定**的用户数在逐年减少,移动**的用户数在逐年增加,固定**逐渐被移动**取代的发展趋势,通过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体会城乡人口的变化趋势,国家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比如第5题通过师傅做蛋糕的统计图就可以为**明天做蛋糕的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体现统计的价值。

综合实践和以前变化不大。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有一个内容鸡兔同笼编排上的第一个变化是1.删去了方程法,突出了假设法。把原来六年级上册的安排到四年级下册,原因是学生五年级学习了方程,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造成了干扰,所以安排在四年级,删去了方程解法,更加突出了假设法和列表法,通过让学生假设、调整最终找到答案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教材呈现两个同学的猜测,发现不对,进行调整,然后给出了列表的方法。假设的方法也是有层次性的,借助古人让鸡抬腿,这种比较有趣的方法,体现古人的智慧,给我们在教学时提供了参考。第二是2.

呈现了丰富的“鸡兔同笼”类型。练习中有龟鹤问题,租船问题,投篮、**、比赛,这些问题的呈现形式虽然千姿百态,但数量关系万变不离其中的,都是鸡兔同笼问题,体现了数学的抽象性。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13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13 第一次抱母亲。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人物内心情感。分角色练习读好对话。2.学会本课4个生字 摔 瘦 的正解写法,绿线内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轮流 愧疚 等词语造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 母亲 ...

四年级上册教材

unit 1 class班级小汽车c被两个美女ss拉la进班级上啦。room房间那人r很奇怪居然把二个鸡蛋oo放在我的房间里,你说干嘛m呢。classroom教室班级class那个房间room叫教室 window窗户我w在in大d哥的窗户上拣了一个金蛋o万万w没有想到吧。black 黑色的伯b拉la...

四年级环境教材

第一节。随着水滴去旅行。看一看。读一读。水 h2o 是由氢 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非常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 碱 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