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4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平均数(第二课时)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时,进一步通过一些具体的设计活动,感受权对平均数的影响,感受生活中加权平均数的应用,深化学生对加权平均数的理解,并思考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能说出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五、教学方法。
**式教学.
六、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七、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1)小明将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15%,10%,35%,4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那么哪个班的成绩最高?
2)你认为上述四项中,哪一项更为重要?请你按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评分方案.根据你的方案,哪一个班的卫生成绩最高?与同伴进行交流.
生]一班的卫生成绩为。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生]我认为黑板、门窗、桌椅、地面这四项得分依次按30%,30%,30%,10%的比例计算各班的卫生成绩较合适.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
因此一班的成绩最高.
师]从上面计算出的结果看,大家有何体会?
生]因为大家的想法不同,所以这四项所占的比份就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2.议一议。
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元,其他支出为7200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增长了9%,30%,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分析:今年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大家看应该如何求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
这里有两种做法.
小明的做法是。
小亮的做法是。
小明和小亮哪个做的对?说说你的理由.与同伴交流.
生]小明的做法不对,因为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
因此,小亮的做法正确.
师]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平均”现象并作算术平均.由于多数情况下,各项的重要性不一定相同(即权数不同),应将其视为加权平均.如彩票的平均收益,不是各个等次奖金金额的算术平均数,而应考虑不同等次奖金的获奖比例.
.课堂练习。
一)随堂练习。
生]解:(1)平均速度为。
10(千米/时)
2)平均速度为。
9(千米/时)
师]大家判断一下,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哪个是算术平均数,哪个是加权平均数?
生甲]第(1)题是算术平均数.(2)题是加权平均数,因为(1)中的15×1+5×1=15+5,因此求他的平均速度就是求数字15和5的平均数.即算术平均数,(2)中15和5的权分别为2和3,应为加权平均数.
生乙]我认为这两个小题都是加权平均数,只是在(1)中15和5的权相等,都为1.
师]大家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的回答正确呢?
生]第二位同学的做法正确.两个小题都是加权平均数,但(1)是特殊的加权平均数,即算术平均数.
师]由此看来,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就清楚了.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各项的权相等.
二)补充练习。
投影片(§8.1.2 a)
解:该市七月中旬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数为。
投影片(§8.1.2 b)
解:这10天平均每天游园的人数为。
800×3+120×2+660×5)÷10=594(人).
估计本月游园的人数为。
594×30=17820(人).
投影片(§8.1.2 c)
解:a的测试成绩为。
b的测试成绩为。
c的测试成绩为。
因此a将被录用.
从上面的四个数字看都相同,都为,但因为权数不同,故最后的结果不同.
.课时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巩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体会由于权数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
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课后作业。
习题8.21.解:四块实验田中水稻的平均单位产量是。
8250×4+7875×3+7125×1+6375×2)÷10=7650(千克/公顷).
.活动与**。
1.八年级一班共有学生46人,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58米,小明身高为1.59米,但小明说他的身高在全班是中等偏下的,班上有25个同学比他高,20个同学比他矮,这可能吗?
解:可能.虽然小明的身高在全班是中等偏下,且他的身高超过平均水平,班上有25个同学比他高,也就是在平**以下的同学占少数,但可能比小明高的同学的身高比平均身高高,但幅度不大,比小明低的同学的身高比平均身高低的幅度大,所以还是有可能的.
2.某商场经理为了了解两个不同产地的同一种水果的销售情况,收集了10个省会城市的销售批发**如下表:
1)哪种水果的平均批发价较高?
2)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你将作出怎样的经营决策?
解:(1)甲种水果的平均批发价为。
乙种水果的平均批发价为。
因此甲种水果的平均批发价较高.
2)如果是进货,进乙地的水果;
如果是经营批发业务,选甲地的水果效益较好.
八、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数 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统计 的第二课时。2 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第二课时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第91 92页例2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 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平均数第二课时教案
设计意图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3 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并且汇报最后结果。讨论 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1 提问 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2 144厘米表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