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计》的第二课时。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几乎无处不在。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3、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1页。能力目标: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4、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及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第2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就用多****把学生带入曾经经历的情景:投球比赛。并出示两个小组进行投球比赛结果的统计表。第一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姓名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投中个数8569
第3页。第二小组投球情况统计表姓名小刚小丽小琴投中个数6711
接着,让学生说说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再请学生比较一下哪一组投球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白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总数和最多的数都不能比较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便于后面学习的开展。(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初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1)、小组内的四名同学结成裁判组,用自己的方法来判定哪一组是获胜者。(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2)、师生分享讨论结果,从中引出只有分别求出两组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才能正确判断出哪组投球更准一些。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现实世界的一切知识是始于经验并终于经验的。课上的统计表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感性。
第4页。材料,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小裁判参与讨论判定胜负,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平均数”对学生来说虽然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平均”的概念,当人数不相同,比总数不合理的情况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成了学生的一种迫切需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起来。
2、初次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寻求两个小组投中球数的平均数。
2)、各小组汇报自己寻求答案的方法。a、移多补少法。数量较少时使用方便。b、计算法。
第一小组:8+5+6+9=28(个)28÷4=7(个)第二小组:6+7+11=24(个)24÷3=8(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使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将他。
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能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学生看算式回答:2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7表示什么?
第5页。8+5+6+9=28(个)28÷4=7(个)6+7+11=24(个)24÷3=8(个)
28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总个数,4表示第一小组投球的人数,除以4是因为有4个人投球,要平均分成四份,7表示第一小组学生投中球的平均数。)(2)、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试着总结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4、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请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数?学生举例:班级考试的平均分;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家庭每月的平均收入、平均支出;城市平均年用水量、用电量等。
设计意图: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三)、自主**,归纳方法。
1、教学例题:
学校开展环保小卫士拾矿泉水瓶的活动,小红她们组同学拾得的瓶子数分别为13个、12个、11个、16个。求她们小组拾得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第6页。1)、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独立计算,寻求答案。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板演。评价板演时,再次归纳总结: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2)、议一议:①求出的“13个”是每人实际拾到的矿泉水瓶子的个数吗?②求出的“13个”与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13个”只是一个平均数,而其中一个学生拾了瓶子13个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拾了13个。)
3)、借机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加深对平均数含义的认识,在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教育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四)、学以致用,体验生活。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学校举行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第7页。a:(195+212+205+198)÷52=16(元)
b:(195+212+205+198)÷4=208(元)说说你选择哪一个答案,理由是什么。
5、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成员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身高。
设计意图:数学**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引入了几个现实情境。
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1、请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的整体上课效果打分,并选取几个学生代表的分数,计算平均分。
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以及打算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意图:“给这节课打分”这一环节既强化了本课的新知,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使老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并为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
让学生。
第8页。自我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于课堂的拓展延伸,和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的兴趣,十分有利。五、说板书设计:平均数。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总个数÷份数。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第9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平均数第二课时教案
设计意图 虽然欢乐队中的王强是两个队中最高的,但欢乐队的总体身高情况不如开心队,体会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的一个很好的统计量。3 学生自己进行平均数计算。并且汇报最后结果。讨论 怎样比较两支球队的整体身高情况。1 提问 142厘米表示什么?它是指欢乐队某个队员的身高吗?2 144厘米表示什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第二课时
平均数。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第91 92页例2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 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精品文档。教案。执教者课题教学目标。学科。2 平均数。数学。年级课时安排。三年级。第2节。1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求平均数的方法。2 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 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合作的精神。重点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难点掌握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