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第二课时

发布 2020-09-18 12:44:28 阅读 6114

平均数。

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材第91-92页例2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自主**与发现法。

课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课件。

教师:同学们喜欢踢毽子吗?学生:喜欢。教师:那么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踢毽子,哪一队能赢呢?

设计意图。结果是否公平呢?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大家看课件。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新知。

教学例21、教师出示课件,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哪个。

队踢毽子的总个数最多就成绩最好?如果是,原因是什。

么?如果不是,原因又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总结小组结论,进行全班讨论。教师指导: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

2、教师:现在人数不相同,又该如何比较两队的成绩呢?

组织学生讨论,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出用平均成绩来比较。(若未说出,教师可适时提示)如何求两队的平均成绩呢?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9+15+16+20+15)÷5=85÷5=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8+20+19+19)÷4=76÷4=19

因为17<19,所以女生队成绩好些。

3、教师强调: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

三、巩固练习。小组活动。

先组织学生分组,测量每人的跳远成绩并记录,再组织小组间交流、比较一下,看哪个小组的成绩最好。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某地一周每天的12时气温如下:

周一25℃周二27℃周三21℃周四29℃周五29℃周六31℃周日20℃求这一周的平均温度。

2、妈妈去买衣服。爸爸的一件衣服要120元,妈妈的一件衣服要160元,小明的一件衣服要110元,那么这三件衣服平均每件多少元?

平均数。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9+15+16+20+15)÷5=85÷5=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数:(18+20+19+19)÷4=76÷4=19

本课作业。板书设计。

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教案《平均数》教学片段及赏析

学习必备欢迎 片段及赏析。片段一 在解决问题中认识平均数,学会求平均数。师 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这不,四年级几个班的同学正在举行一场有趣的投篮比赛,想去看吗?课件出示四年级同学在投篮比赛的画面。师 四 1 班只来了1位同学,投中了5个。师 如果你是裁判员的话,想用哪个数字来代表他们的水平?生 5 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 教学反思。针对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 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观察套圈比赛,认识到在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分用总数来判断不合理,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通过 移多补少 的思想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 教学反思。针对这节课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 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通过观察套圈比赛,认识到在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分用总数来判断不合理,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通过 移多补少 的思想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