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平均数

发布 2023-01-25 17:25:28 阅读 4656

《平均数》教案课前谈话。

孩子们,大家好!我先跟下面的领导老师们打声招呼,可以吗?(可以)你们是几年级的(四年级)?

怎么听起来特像三年级同学的声音,你知道四年级孩子的声音是怎样的吗?应该是声音洪亮、果断、干脆,而不会拖拖拉。再来一遍,可以吗?

(可以!)

尊敬的评委老师,尊敬各县领导、老师,专家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宁都县第三小学的黄惠明老师,接下来,我要给四年级的孩子上一堂数学课,谢谢大家!想象中的今天来给你们上数学课的老师是怎样的?

一、 导学。

1、 引入新课。

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以前乡下的学校正在体育举行运动会,说说你最拿手项目(),看不出来你还是个游泳健将。看这!正在比什么呀(投篮)!

看到规则了吗?(屏幕展示五年级投篮比赛……和比赛规则:给每位选手10次投篮机会,投中一个记1分)听!

(五年级投篮比赛马上就要结束了,请四年级各班做好比赛准备)。都准备好了呢?首先上场的是四(1)班,四(1)班有多少同学(30),全部上吗?

那样一个班就要好长时间,难道我们开运动会时,一个项目就全班上,(不是)怎么办(派几名代表),这个学校的规定是,如果这个班满10名同学派一名……30个同学派几名(3名),看看这3名同学都是谁呢?(小云、小伟、小丽)想知道他们各投中多少个吗?(出示条形统计图5,4,3)。

谁来把四1班的成绩播报一下?(声音真好听,有播音员的潜质)给小播音员一个掌声!

现在该四几班上场了(四2),看四2班有多少同学(33),派几名(3名)。看看四2班的3名同学都是谁呢?(小辉、小乐、小江)那他们的成绩是(5,5,8)。

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觉得哪个班的成绩好些,(四2班)为什么?(最少的都不比最多的多)这样比可以。还有其他比法吗?

(5+4+3=12,5+5+8=18)这样比可以吗(可以),队员一样多情况下,比总数也是可以的。是的,你可以当裁判了,给这个小裁判一个热烈的掌声!

四年级最后一个班,四3班闪亮登场了,派几名(4名),同意吗?(同意)对的,满了40名派4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那一年我就是这个四3班的班主任,当我看到我的队员上场,我就特紧张!

小佳要投篮了(小佳、小宇、小勇、小文)他们的成绩是(6,5,8, ,看到这,我就在一边偷着乐了,我乐什么呀?(6+4+9=19)。(口算能力真好,给这个口算能力超强的小男孩一个掌声)还有小文没投,给他加加油吧,一二(加油)会说吗,一二(加油),明显你们这个啦啦队很不给力,只进了一个。

但是我看到小文已经尽力了,我没有怪他。这个时候我已迫不及待的算出了总个数,多少(20个)。

2.认识平均数含义。

1)引出平均数的算法。

师:所以公正的裁判们,请你宣布冠军是6分。

生1:(四3班)。

师: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是首先四(2)班的同学有意见!后来裁判也没有判我们班第一。为什呢?

生2:四(2)班第一

师:明明我们班进了20个,四2班只进了18个球呀?

生:四3班来了4名同学,而四1四2班只来了3名同学。

师:这样比就会——。

生:不公平。

师:你们认为公平吗?(不公平)(好的,给刚才那位要做公平的小裁判的同学一个掌声)看来,这样比总数的话我们班确实有点以多欺少的嫌疑,那么人数不一样时比什么,怎样比才公平呢?

举手同学不多,(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怎么比才公平呢?)好了吗,怎么比?

生:你们班可以撤掉一名同学。

师:学校有规定,满了40人,必须得上4人。

生:比平均数。生2,生3……

师:大多少同学认为比平均数,这是一个怎样比法?

师:谁来把这个比法法说清楚,我来记录。

生:(汇报三个班平均投篮个数的算式)

师:12,18,20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除以3或除以4,(板书(5+4+3)÷3=4……)

师:说的清楚吗?你们同意吗?同意——那掌声在**呢?

师:你的意思是比这几个数,(把平均数圈出来4,6,5)这样一看谁第一。

生:四2班 12分。

2)认识平均数的特征——代表一组数的整体水平。

师:看来你们真的可以做裁判了!裁判宣布比赛成绩的纸条上,我清清楚楚的记得就是这几个算式。

师:但是老师还有些疑问,想问问你们,可以吗?从四1班开始,指3个4分别表示什么,那这个4呢代表的是谁的水平?

(四1班的——平均数水平,也可以说是整体水平)谢谢你们,让我弄明白这个4表示的是平均水平。(掌声感谢你们!)

师:诶!平均水平,在这图上一看,也能明白,每人4个,当然平均水平就是4个。

那四2班的平均水平是几个呀?6个,我怎么在图书看不出来呀?谁来帮帮我?

(相机板书:移多补少)谢谢你的帮助,让我看出来四2班的平均水平就是6个,掌声送给他!

师:还剩下一个班——看有没有举手的。

师:平均水平又是几个呢?(四3班),用几(5),怎么是5。

(说移多补少)你这样移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刚才两次移多补少的目的是什么?看看还没移之前,这几个数一样多吗?

移动之后会(一样多)(板书:不一样多——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板书:平均数),平均数就代表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也就是(整体水平)。

师:回到真实的进球情况,看!四3班的进球平均数是5个,这个5能代表1——4号水平吗,那代表的是四3班的整体水平。

(掌声)再看,四2班小乐的进球个数是5个,平均数也是5个,两个5意思一样吗?(不一样),这样一看整体水平最高的是哪个班,(四2班)。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找出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其实呀,求平均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知道吗?

生:先加起来,再除。

师:你说的是不是它——指求平均数的板书(5+6+7)÷3=6个。这确实是求平均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而且它还比较方便。

这是刚才谁说的呀?(某某某)请你起立好吗?看来你们不用教都会呀?

掌声,还有谁不用教也会的,举个手(举手)给你们自己一个最最热烈的掌声,好吗?(板书:先合起来,再平均分,也能求出平均数,而且还比较方便。

)师:这个求平均数的重要方法你真的会了吗?(会)空口无凭,考考你们22分。

3)明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师:这是五1班投篮情况(出示五1班7,4,6,0,8),赶紧拿出材料纸,解答上面这道题!(叫人板演,并等一等,说出自己的想法,口头答一下好吗?

)问甲:你这个5是什么数,是谁的平均数?(是五1班的,具体是哪几个数的呀?

好,掌声)问乙:你这里是几个数相加,但是你除以的是5?为什么,你求出来的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吗?

你还是求的是这5个数的平均数。所以必须得除以(5),如果就求这4个数的平均数应该除以几?(说的好吗,掌声在**) 25分。

过渡)师:正因为平均数代表了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所以上面的投篮比赛,为了公平,我们比的是平均数,到这里平均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如果它是一个人,你觉得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公平的人)好,给公平的人一个掌声!

想深入了解一个人,我们不能单看一个方面,同样,了解平均数,我们也要从多个方面去观察,下面我们换过一个角度继续认识平均数…

4)认识平均数的特征——在高低之间,会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

师:(6,4,7,2,11),平均数是多少呢?先别算,猜一下就行?好了吗?

师:你为什么不猜是2呢(先跟同桌说一说),或是11呢?这几个数的平均数应该是在2—11之间,

师:验证一下,看来确实是这样的。那么在其他地方呢是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好,掌声。

师:现在,把你的目光集中到11,(展示11变21)平均数会变吗,变怎么了。展示11变1

师:瞧,前两个数始终不变,但最后一个数从11变到21,平均数—(变大了)。再从11变到1,平均数—(变小了)。

师:看来,要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只要怎么样?(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是这样的吗?

师:难怪有人说,任何一个数据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平均数这东西特敏感这话有道理吗?(有)

过渡)师:那么现在你觉得平均数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多变的人)(敏感的人)还觉得他是?给这两个同学一个掌声,那么,平均数还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继续来了解!

3.生活中的平均数30分。

师:冬冬来到一个小河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

师: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4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不对!

师:怎么不对?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生:平均水深110厘米,并不是说小河里每一处水深都是110厘米。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只有几十厘米,而有的地方比较深,比如150厘米。所以,冬冬下水游泳可能会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形吗?

师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如图12)

生:原来是这样,真的有危险32分。

过渡)看来,确实有危险,就是这个平均数差点误导冬冬下河游泳,看看平均数还会去误导谁……

师:红红还没学平均数,她看到上面的内容后,她断定小丽的身高一定比小乐高。想看看他们的真实身高吗?原来小丽真不比小乐高。

过渡)这一次,平均数又误导了谁?(红红)正因为冬冬和红红不了解平均数,才被误导了。那么现在,你又觉得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

(善于隐藏的人)(调皮的人)看来,就像人一样他有不少缺点,但是她可是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哟——公平。

同学们,我们来看国家统计局的一个数据35分。

3)人均收入问题:

师:能看懂这个数据,指的2023年全国每人平均可以赚到21966元,而且可以用来直接花的。这难道指的是每个人都能赚21966元吗?

(可能多,可能少),猜猜老师比这多还是少?老师赚的就比这多一点点,你身边有没有赚的特多的人?

师:有赚的特别多的,自然就有赚的很少很少的,就在2023年。

师:看到这样一个画面,你有何感想!

生:他们生活太穷了(是啊,怎么还有这么穷的人那)

生:他的房子太烂了(是啊,这样的房子怎么能住人呢)

生:他的家具太简陋了(是啊,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呀)

生: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辛福生活(是的,跟他们比我们真的是太辛福了)

师:现在,我们对那些赚的特别多的人说点什么吧?

伸出你的援手帮帮他们吧,师:小女孩跟你们年龄差不多,跟她说点什么吧?(一切都会过去的,)

多善良的孩子呀!多有爱心的孩子呀!多聪明的孩子呀!

其实,孩子们也不用太着急,这贫困人口早已引起国家扶贫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正相继出台扶贫政策,在国家扶贫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们正一步一步走出困境,迈向辛福生活!

四年级下平均数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平均数。四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平均数。一 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实际问题 男女生套圈比赛 哪个队会获胜?引导学生展开交流 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 教案。教学内容。平均数,人教数学4b 2013.5第1版 教材90 94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探索,密切联系生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数学的实践观,形成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这个思想。教...

四年级数学求平均数教案人教版

求平均数。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 平均数 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 培养学生分析 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明确 求平均数 与 平均分 的区别,掌握求 平均数 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